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简介
信息时间:2015/5/21 16:59:26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1、灵水歌圩简介

灵水,又名灵源、灵湖、灵犀水。《大清一统志》载:武缘县灵水“昔有灵犀出岸,顶有光彩,故以灵名”。 是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亦为“武鸣八景”之一,素有“龙津吐碧”之称,湖面面积达2.93万平方米,周长一公里许,水深23米,是个天然的泉水湖。湖中九股清泉,潺潺突涌,湖水终年清澈见底,其水质、水位终年不变,水温保持23度左右。灵水的奇妙之处在于,冬暖夏凉,具有恒量、恒清、恒温的特点。湖岸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是闻名区内外的游泳避暑胜地。

灵水歌圩古而有之,能歌善舞的壮族武缘人开始在灵水湖畔生产生活时歌圩就自然而然形成了,1979年以前,歌圩只盛行于民间。

1980101日,在县城、灵水举行“国庆山歌会”,这是解放后政府部门主办的第一次壮族歌圩。1981年中秋节,县文化局在罗波圩组织举行“中秋节山歌会”。

1982年起,每年中秋节在灵水举行“灵水之秋”文化活动,活动特色明显。有山歌比赛、山歌自由对唱、文艺演出等项目,形同歌圩,热闹非凡。每年举办的灵水歌圩活动,歌手们唱罢三天三夜依然意尤未尽,不肯离去。当时人山人海,多达10多万人。

    2010年,成立了武鸣县山歌协会,分别成立了13个镇山歌协会分会,现已发展会员8000多人,每月29日定为县城歌圩日,江滨公园、灵水湖畔一带都是歌海。

2009年、2014年县委、县政府与自治区文化厅、群众艺术馆联合在灵水湖畔举办广西第二届、第六届歌王大赛均获得圆满成功。

 

2、壮族罗波庙会简介

罗波庙目前是区内最大、最具壮族典型代表性的龙母始祖神庙,被称誉为“天下第一龙母神庙”。罗波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罗波镇罗波社区,地处风景优美如画、历史传奇、神话突显的罗波潭湖畔,她是古骆越民族始祖王的神庙,神庙原来供奉的主神是“佬蒲”(壮语谐音“罗波”意为“祖母王”或“阿婆王”)始祖神像和召雒(骆王)神像,自古以来壮族罗波庙会的骆越始祖王祭祀大典活动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民俗活动之一。

罗波庙原来用地20多亩,包括城墙、戏台,三进的神庙等设施。“文革”期间城墙和戏台被拆毁(后来划作罗波小学用地),三进神庙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武鸣县公布壮族罗波庙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壮族罗波庙会被列入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的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后,规模也逐年提升而隆重,现在已成为传承壮民族文化,传播壮民族文明的一项重大活动。环大明山地区是骆越古国国都最早所在地和古骆越文化的中心。据清朝谢启昆《广西通志》载:罗坡(波)石城,在县东四十里罗坡潭侧;又东二十里有莫邪金城,皆明正统中土官岑瑛所筑。明朝以前罗波潭湖边上的罗波庙是祭祀古骆越始祖王的神坛庙宇,是古骆越人的祖庙。罗波庙所供奉的”佬蒲“(罗波谐音)也叫“蒲王”,在壮语中的意思是“祖母王”或“阿婆王”即龙母,她是骆越民族的人文始祖,是骆越人的远古女王。

如今的罗波庙会主要活动有:抬“佬蒲”(祖母王)神像巡游、瞻仰“佬蒲”、公祭“佬蒲”仪式、参拜罗波庙、庙内上香祭拜“佬蒲”及各位神像、摆千家宴、唱演师公大戏、举行抢花砲、赛山歌等系列壮民族传统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人们先娱神后娱人,每年慕名前来参加庙会的专家学者、各界群众及多家新闻媒体多达10万多人次。2012年壮族罗波庙会活动得到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庭望老先生的高度评价并亲临指导和在庙会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广西骆越文化协会谢寿球会长也亲临活动现场作指导,中央电视台《乡村》频道对庙会祭祀大典实况进行报道,泰国电视台等100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全程报道。

 

3壮族哭嫁简介

晚清至民国时代,双桥及四邻城厢、太平、甘圩、宁武交界的旧南区中户人家,男婚女嫁,多从旧俗。从媒人穿针引线到配命、订婚、聘礼、成亲,及婚后走亲、归宁、生男育女,回门交往礼仪,均有个大同小异的程序及规矩。整个婚姻过程,由父母主持操劳,叔婶协助。

婚礼迎亲正日的早晨,在女家度夜的吹鼓手早早就起床吹吹打打;催妆、拜堂、促新娘上轿。新娘拜堂、上轿一定要哭,不想哭也要装哭,这是规矩,也是礼仪。爹娘养育自己到十七八岁,有不少恩义,出嫁从夫,与爹娘离别,不哭是无情之辈,是忘恩负义的人。确实有的出嫁女舍不得离开爹娘,哭得很伤心,不想拜堂,婶娘扶出拜堂;不想上轿,婶娘背着上轿。然而,也有的是假哭,因与爹娘无感情或者其他原因既不想哭,也不装哭,但是扶出拜堂、背着上轿依然照办,成了规矩。当婶娘背上轿时,不哭的侄女,就被掐屁股,婶娘教侄女哭。出了门口,踉跄摆动,红纱面罩一翻,不管假哭的或真哭的,都要露出脸来,被人家瞧见,当众人面大哭。礼炮3晌,4名轿夫抬轿出村口而去,送新娘的小姨妹随媒婆跟着男家的招亲婆一起随轿而行,到了男家的门口才停下轿来。

 

4、壮族童瑶简介

壮族童瑶也叫壮族儿歌 (nursery rhyme),是以壮族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壮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壮族童瑶是壮族民歌的一种,内容多反映壮族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尼达妮童瑶《壮乡到处都是歌》、乐庆勒童瑶《幸福童年》等一首首童瑶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童瑶中既有民间流传的儿歌,也有作家创作的山歌。它的特点是内容简短、篇幅简短、语言活泼。

壮族童瑶主要流行在武鸣县城厢镇、太平镇等全县各地。

 

5两江壮族八音简介

壮族八音,原指古代吹打乐器的统称,所谓“八音”,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如钟)、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祝)等八类,俗称“八音”。武鸣两江壮族八音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吸收邕剧、壮师剧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渐发展而成。兴于清代,盛于清末民初,目前兴盛不衰。

 

6、壮族师公戏简介

壮族师公戏,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流行武鸣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师公戏源于傩祭古俗。乡人俗你“唱师”、“跳师”。

师公是当地民间祭礼的主持者,在祭祀活动进行时,以演唱或舞蹈伴之、使祭把活动娱神、娱人,因而深受群众喜爱。壮族师公戏在武鸣流传广泛,其辐射整个广西。

1964年,自治区、武鸣县文艺家曾把师公音乐加以取其精华,融合创新,创作了著名的舞蹈《丰收乐》,进京会演,并获得了奖励。此乃广西和武鸣县的光荣,也是师公音乐登上雅之堂的例证。

人神合一,人格化了的神给人以战胜自然的力量。这种反映生产、生活,表现人民勤劳智慧的师公戏,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如今,师公戏已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新的形象从草坪走上了舞台,放出时代的异彩。同时,古老的师公戏又为戏剧的研究和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7、武鸣壮话戏简介

武鸣壮话戏在语言上具有壮族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消除了壮族观众戏剧上的隔阂。特别是一些带地方性的习语、谚语或有典故的词句,用壮语演人们则感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十分亲切。

在唱腔上,它的唱词是以本地山歌词的格律填写的,皆七言上下结构十分严谨。演唱时,由于壮语是6声,汉官活是4声,粤语是9声,句的活动音(粤曲腔调)经过“温字拿腔”根据每个字的声调来决定音调的,仃低,具体旋律与原来的粤剧唱腔及彩调唱腔的旋律便产生了差异。加之山歌的格律与汉语剧诗的格律不同(如山歌词笫一句末字必须是壮语第二声字,汉语唱词上句末字一般是仄声),唱腔中的田定音乐相应有了改变因而导致风格韵味上的不同。从每套戏的唱腔布局来看,比较疏、短,而(白榄)(快板)的比重却较大。在表演上,无固定行当,多按演员的年龄、性别和戏路派角,仅有男、女和青、老之分。古装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丑三大类:生分小生、小武、老生:旦分文旦、武旦和老旦;丑角无细分,仅文丑一行。

目前,武鸣壮族戏主要流行在陆斡镇覃李村等大明山一带。

 

 

 

8、壮族山歌戏简介

壮族山歌戏是在山歌对唱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种,在武鸣县乃至整个广西壮族兰州聚集地区均有表演。它具有浓郁的壮民族和地方特色。它像壮乡大地的风光一样绚烂多彩,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他们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武鸣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族山歌戏,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壮族山歌戏有别于壮戏,它多用当地壮族山歌演出,唱词多用五言、七言的基本句型和壮“欢”的押韵方式。

壮族山歌戏在武鸣县各镇均有流行表演。

 

9、壮话快板简介

快板,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 流口辙”、“练子嘴”。快板最初是作为乞丐沿街乞讨时使用的一种要钱或者要饭的方式和手段,历史相当久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快板才真正作为曲艺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存在。建国后,快板艺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壮话快板以壮话演唱为主,表演方式简单,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方式。唱词合辙押韵自由,一段唱词可以自由转韵,称为“花辙”。表演时演员用竹板或者击打节拍,一般只表演说理或抒情性较强的短篇节目,快板书艺术形成后,也开始着重创作并表演长篇书目。

壮话快板主要在武鸣县太平镇、城厢镇等地流行。

 

10、壮族彩绣制作技艺简介

武鸣壮族彩绣的起源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究,现调查到20世纪30年代,壮族彩绣开始在旧陆斡村兴起,手工刺绣产品主要用于壮族儿童背带。当时的手工刺绣除对针法有严格要求外,绣线颜色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绣线颜色主要以红、绿、蓝等鲜艳的颜色为主。60年代,陆斡一位叫陆兰珍的绣娘通过自己摸索,在使用最基础的平针针法基础上使用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使色彩深浅融汇,使绣出来的背带图案更精美。后人将以各种彩色绣线编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称为彩绣。彩绣具有绣面平服、针法丰富、线迹精细、色彩鲜明的特点,此外色彩变化也十分丰富,它以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浅融汇,具有国画的渲染效果。当时跟着陆兰珍刺绣的还有她的两个堂妹陆兰春和陆兰花。随着老一辈刺绣艺人年龄的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绣花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刺绣。由于电脑绣花机能大批量重复生产,生产成本非常低,因此,传统刺绣经受到了很强冲击,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为将武鸣的刺绣文化得于传承发展,2011年陆兰珍动员已经外出打工的两个堂妹陆兰春、陆兰花重新拿起绣花针。三姐妹用一年时间绣出的作品在2012年武鸣壮乡“三月三”歌圩展销会上展出,影响极大,正是这次展出的成功坚定了三姐妹再创武鸣壮族彩绣工艺的信心。20136月成立广西南宁武鸣县纳福彩绣手工坊,经过近多年的钻研,三位绣娘将传统彩绣进行创意革新,在平针绣基础上加入锁绣、齐针绣、铺纹绣、打籽绣、连物绣等多种针法,同时在绣线选择上大胆尝试,将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绣线运用到刺绣作品中,且色彩搭配极富视觉冲击力,绣品图案更生动活泼,立体感更强,绣面触感更结实饱满。

20131018日,广西南宁武鸣县纳福彩绣手工坊受邀参加第二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其中,选送的参评作品--《生肖纳福》获得银奖。2013111日,《南宁日报》第8版《南宁周刊·城事》进行宣传报道,标题为《武鸣刺绣三姐妹:针下的花样黄昏》。

目前,广西南宁武鸣县纳福彩绣手工坊作品类型囊括手工生肖绣球、壮族儿童背带、壮锦、刺绣红盖头、彩绣装饰画、壮族服饰等等。刺绣作品配色丰富,图案中的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祥龙瑞凤……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

 

11壮族阮氏“骆越壮酒”制作技艺简介

壮族阮氏“骆越壮酒”在古骆越壮族先祖聚居地的武鸣一带,又称“壮酒”(意为“壮家人的养生酒”)。据清代《武缘县图经》扉页记载,壮家早在宋代前就有了酿酒的民间作坊,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中草药酿浸工艺和食疗养生文化。古骆越史上已经有了类似骆越壮酒的一些养生酒,如古辣酒、乌猿酒等,古辣酒现已失传,乌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相关法律已明文禁止捕杀,乌猿酒也已名存实亡,不复存在。而目前阮氏世家祖传的骆越养生酒——武鸣阮氏骆越壮酒,就是4000年来骆越壮族先民酿制技术和养生配伍验方的智慧结晶,这是养生保健配方的一笔巨大财富。

据宗谱记载,武鸣阮氏“骆越壮酒”由武鸣阮氏第十代传人阮明道先生(南宋,出生年月不详),通过长期挖掘考究,不断实践积累验方秘方,并吸取《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药方》等记载中原生药食同源植物食疗食补养生方精心配伍,结合骆越先祖传下的秘方秘制而成,养生保健功效明显,通过家族传承、师承口授和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

阮氏“骆越壮酒”的养生保健功效特点是补虚调气、平衡阴阳,具有:①抗疲劳效果显著,对工作疲劳有良好的康复作用;②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对睡眠不良者效果尤为明显;③气血双补、滋阴壮阳,能有效调理生理功能;④提高免疫力,对抵抗力差者有良好的辅助作用;⑤壮骨、增力、祛风寒,能增强体弱者的御寒能力等功效作用。中老年男女皆宜,且功效明显。

“骆越壮酒”是古骆越流传下来的壮医药养生保健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传承性、防病保健性等基本特点,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等。已经注册“骆越壮酒”商标(第9267147号),生产许可证编号:QS450015050096,产品标准号:DB/T1981-1994,由武鸣阮氏“骆越壮酒”第41代传人阮朝鑫,根据“骆越壮酒”配方研制开发原生药食同源植物食疗食补养生保健酒。

 

12、猪血肠制作技艺简介

吃猪血肠这种习惯如今在武鸣县等壮民族地区仍十分盛行。一般壮族农家宰猪后,将猪血拌入精盐打溶,灌入洗净的猪小肠内,文火煮(或蒸)熟,切片盛盆上桌。讲究一些的人家,则用糯米粉、香料拌入猪血中灌肠同煮,增添血肠香味。一般壮族人家,都极看重猪血肠。凡自宰大猪,必留一段50-70厘米之猪血肠,连同少量猪瘦肉,送给亲家好友,以示同甘。而同族人则聚在一起吃猪血肠和猪内脏,以示团结一致。只是如今自宰大猪者已不多,但卖猪后仍自购猪血、小肠回家,做成猪血肠,送给亲友,并邀同族男女同吃,足见武鸣壮族对猪血肠感情之深。

 

13、壮族土制红糖简介

壮乡土制红糖的设备粗陋原始。两只一米直径的大石墩(也有木制的),一端凿成齿状,另一端修得光滑,装上中轴后,并排地连在一起,接在一根连杆。牛拉着连杆,围着一个轴心走动,两只石墩就齿牙相咬着发出“咿呀咿呀”的声响,不停地转动起来,一根根甘蔗就在两只石墩的夹缝间被压榨出源源不断的蔗汁来。负责压蔗的多是年长的男人,拿一只矮凳坐在石墩前,一根接一根地往转动着的石墩间送蔗,蔗汁便从这里汩汩地流进石墩旁的缸子里。

制糖的关键工序是煎熬蔗汁,制成糖片。这工作是在村屯边缘的一间大茅草房里进行的。只见茅草房里砌着一溜儿长灶,灶上安放着三四只一米左右直径的大铁锅。将蔗汁倒进锅里,便烧火煎熬。这是一项颇为讲究的技术工作。一是要掌握火候。只见师傅执一根带杈的长火棍,将大把大把的松毛往灶膛里加,先是快火,后是慢火。一个多小时后,锅里蔗汁的水分蒸发了不少,颜色由浅清变成淡红,又由淡红变成深红。旋即,师傅便将几只大锅里的蔗液归并在一只大锅里,继续慢火烧煮。二是要会搅拌。搅拌的时间一般在烧煮的后期,得慢慢地搅,动作要轻,次数要少。水分蒸发完后,蔗汁变成了糖汁“咕噜咕略”地冒着气泡,声音也越响越大。这时,只见师傅将半瓢生石灰水拌人糖锅铲,将糖汁往下滴一两滴,见有糖丝下时,红糖便煎熬成功了。起锅,待冷后倒进模子制成糖片,整个制糖过程便告终。

 

14、壮族竹筒水车制作技艺简介

竹筒水车是灌田吸水用的一种旧式农具。这种水车由车轴、轮圈、幅条、叶片、水筒、支架和水槽组成。工作时利用流水冲动叶片,带动轮圈旋转,竹筒装水,随轮圈轮到高处,将水倒入水槽,导入渠道。提水高度3-8米,每架固定灌农田10亩左右。民间时期,武鸣县的竹筒水车已有一定规模,全县共安装339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发挥效益。1955年以后,兴建蓄水、引水工程和机电泵工程增多,多数竹筒水车已不再使用。至1990年只有府城陆扬村尚存1架。

 

15壮族黑蓝服饰制作技艺简介

蓝靛的栽培及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蓝草染色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之久,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有“终朝采蓝,不盈一瞻”,北魏《齐民要术》,明朝《天工开物》都有蓝草的详细描述记载蓝靛也叫靛青、靛沫,是采用靛棵(蓝靛草)、十字花科植物、草大清、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等植物叶作为制作原材料,蓝靛的主要用途是一种染料,也可药用。起源年代、传入年代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究,在清末民国年间至公元五六十年代还普遍使用。古代武鸣县一带,壮族人民的衣料靠自种的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用衣布料。织布、染布是武鸣壮族妇女必须持有的技能。每年夏秋之交,割收自种的蓝靛草,用石灰水浸泡、发酵、滤汁、沉淀、固膏、保存工序,制作成蓝靛染膏。使用时,将蓝靛膏分次溶入另制的草木灰水,加入适量的酒,充分搅匀制成染料,把自织的棉白布放入染料中煮上约三十分钟上色,捞起浆洗,晾晒,经三五日的反复染制工序,再用一种本地人叫“鬼画符”的灌木叶和牛膏煎煮固色、晒干、捣布、浆衣,经久不褪色而且有护肤功效的壮族蓝靛土布就做好了。传统蓝靛染布分冷染和热染两种,颜色一般有浅蓝、深蓝、紫红色和黑色。浅蓝布用做男女儿童和男青年衣裤、女青年衣服;深蓝、紫红色布用作中年人衣裤;黑色布供中老年妇女穿用,妇女有不穿蓝裤的习俗。武鸣壮族蓝靛染布多用热染制作方法,起初染布是为了自用或者手工型小本生意行业,后来逐渐被染织工业化型替代

 

16、壮族土榨花生油简介

花生,分有拔花生和挖花生两大类,都是花生油的原料。农村用木榨的原始方法来榨花生,得出的油澄黄光亮、味道清香,是其队榨法无可比拟的,我们称之为土榨花生油。它是民族工艺的一种,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由于电动榨油机的产生,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花生的出油率,所以到20世纪80年代,木榨花生油就已开始面临被淘汰。木榨花生油的工艺,各地都有不同的技巧,大体可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工具材料准备。第二步:去杂。第三步:去壳。第四步:破碎。第五步:蒸煮。第六步:压箍。第七步:装箍饼。第八步:开榨。第九步:重榨。带壳花生的出油率约28%,花生仁的出油率在40%,剩的饼叫“花生麸”,可用作禽畜饲料或农作肥料。目前武鸣县尚有仙湖、府城等镇极少数村屯保留这一制作技艺。

 

17壮族刘氏“药仙翁”保健药茶简介

武鸣壮族先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恶劣的环境及同疾病抗争的实践中,逐渐探索积累了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医药学理论和诊疗方法——壮医药,并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长期流传于民间,刘氏壮医药就是其中之一,其历史久远,功效明显,不敢夸口药到病除,但可称谓防病保健卓效,因此,刘氏先祖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享誉甚高,被尊为“药仙翁”(年代久远,已无法考究该尊称始于何时),一直延用至今。

刘氏家族世代聚居生活在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和葛阳村一带,此处前挨天井岭山脉,背靠高峰岭和岽桑岭山脉,属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山高林密,阴湿多雨,气候温宜。为了生存和繁衍,刘氏祖祖辈辈以耕田种地,打猎、采药为生,逐渐积累了丰富有效的传统壮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由于缺乏规范、通用的壮族文字,壮医药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资料记载,至今历史碑刻和文字记载也寥寥无几,但是仍然以宗族传承、家传授艺和口耳相传的方式存在,通过口传心授世世代代传承至今。目前,族人里仍有多人从事中医医药,在广西武鸣一带颇有名气,深得当地广大民众的褒奖!

武鸣刘氏“药仙翁”保健茶来自刘氏壮医药祖祖辈辈历代相传至今的原生药食同源植物食疗食补养生方,严格按照传统中医食疗食补原理,经现代科学加工技术秘制而成。相关刘氏壮医药配方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正经》、《危氏通考》之第二卷《刘(危)氏宗族谱》中多有记载。

刘氏壮医药诊疗方的特点是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大体可分为外治和内治两大类。有舒畅通便、清热解毒、利尿降脂减肥、安神催眠、清肝解毒解酒、化痰止咳舒喉、舒肝解郁舒心、补中益气舒经、消渴降糖糖清、补肾强腰壮夫等刘氏壮医壮药功效。

壮医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传承性、多元性、防病保健性等基本特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已经注册“药仙翁”商标(第7196835号),生产许可证编号QS450014020045,产品标准号:DB45/T554-2008,由武鸣刘氏壮医药“药仙翁”配方第二十二代传承人刘力瑞,根据刘氏壮医药“药仙翁”配方研制的原生药食同源植物食疗食补保健茶。

 

18葛根医药简介

     葛根是一种豆科藤本块茎植物。种植历史可以上溯到尧、舜、禹时期,《诗经》和《神农百草经》中就有记载。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葛布残片,是我国6000多年前用葛的历史佐证。自古民间对葛根就有“南葛北参”的美誉。19983月,国家卫生部将葛根认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葛根营养成分的化学研究表明:它富含淀粉、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淀粉资源,对葛根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种黄酮类。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以及酚性化合物、葛根甙素、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长期食用可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保健作用显著。

《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中医认定,葛根性味甘、辛、凉,主治感冒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疹出不畅,热病口渴,痢疾肠炎,脾虚泄泻等症。现在医学研究表明,葛根所含的类黄酮等活性物质对肝细胞有刺激再生,对肝组织损伤有功能修复的作用,可有效逆转肝脏的纤维化,对痛风,肩周炎,风湿骨痛等痛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还具有解酒排毒,防癌抗癌,美容养颜,消渴提神等功效;更是妇女保健不可或缺的天然珍品。

葛根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目前传统的粮食和基本能源。由于葛根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无虫害也不需施肥,葛根产品已成为我们人类最安全、最有价值的食品之一,俗称“亚洲人参”。具有绿色,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又称为“生金矿”,再葛根作为能源开发,可生产乙醇燃料。由于葛根在食品、医药、美容、保健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具备当今人们对养生的需求条件优势,加上种植优势和品质优势,更具有其他植物都无法比拟的竞争力。

13代传承人李建华,2010开发成立广西武鸣县三桂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葛根培育种植,综合开发、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专业化开拓性公司,履行以农为本、应变创新、生态立企、科研兴业、多元经营,服务农业的理念,践行绿色环保,健康家园、美满生活的服务宗旨。

 

19、壮医药“蛇头”疔疮疗法简介

蛇头疔疮是一种毒发于人手足指尖,肿胀形如蛇头的毒疔即脓性指头炎,指头红肿,疼痛难忍俗称蛇头疮。多由刺伤引起生于手指尖端,指甲根处两侧,足趾甲两侧,其发病急,局部症状明显,且容易发生疔疮。壮医药“蛇头”疔疮疗法,是武鸣壮族刘氏祖祖辈辈历代相传,经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有效的刘氏传统治疗方法,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结。治疗的特点是调气、解毒、补虚,《危氏通考》之第二卷《刘(危)氏宗族谱》中多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凡疗毒俱由火毒迫使营气陷于腆理,经络阻隔,气血凝腐。亦有针刺虫伤,触染毒部,引动内火塑阻经络”。

采用下列刘氏土方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效果,本法方法简便 ,疗效可靠 ,疗程短 ,一般治疗 1次即可见效 ,避免因反复换药 ,亦可免受作切口引流所致的疼痛。将患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 ,取新鲜猪胆囊 1个 ,用棉纱蘸胆汁包扎患处,常滴胆汁保湿,3天后肿胀消失而愈。或取猪苦胆1个、雄黄0.3,将雄黄装入猪苦胆内搅匀,套在患指上,扎紧,勿让胆汁外流。②取鸡蛋1个、蜈蚣2条、雄黄10克。先将蜈蚣焙干,与雄黄共研成细末,与蛋清调和均匀,涂敷患指,每日2次。一般涂敷23天可愈。③取葱白6厘米左右、红糖6,混合捣烂,涂敷患处并包扎好,两天换药1,一般35天即可痊愈。④取蜗牛(带壳)研成糊,涂敷于患处,每天1,56天症状即可消失。⑤取雄黄末适量,用米醋或雄黄3克、鸡蛋清适量和成糊状,涂搽患处,每日3,疗程58日。⑥取鲜紫苏叶,捣成糊状,涂敷于整个患指上,外用纱布包扎(若药糊干燥,可用淘米水湿润),每日换药1次。⑦取鲜山慈菇25克、米醋3毫升,将山慈菇洗净捣烂,加米醋和匀,稍蒸温,用塑料薄膜包敷患指,每天换药,35天即可痊愈。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瑰玲,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人,60年代至80年代,较为频繁在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和葛阳村及双桥镇、太平镇一带,有效救治类似疔疮病毒。

 

20、壮医药刮痧疗法简介

    壮医药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行气活血等作用,不仅能治病,还有保健功效,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刮痧”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较早记载这一疗法,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气排毒,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它是许多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种共性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统称之为“痧症”,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如今在民间少有流传,被医学界广泛重视。

刮痧疗法分为:1、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瓷调羹、铜币等,蘸上清水或食用油,沿着经络适当上下反复地刮。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2、烧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烧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3、放痧法--十指尖放血,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4、 捏痧法--用手指拿捏、搓拧、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达到排毒效果。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要刮三次左右,因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通常次数间隔为五至七天左右。

操作方法:先用温水洗净病人适合刮痧体位,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通常只有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然后用边线光滑的瓷调羹、汤匙、瓷小味碟、铜币等,蘸上清水或麻油、菜仔油、花生油、豆油均可,沿着经络由上至下反复刮。每一部位可刮2-4条痕,每条长6-9厘米,按部位所需,刮痧之后,用手蘸淡盐水在所刮部位轻拍几下。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宜。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57天,如果操作部位痧痕未退,不能带痧痕刮痧,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注意事项:刮痧过程要避风,刮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休息1小时以上,2小时内忌食生冷,不能喝酒;3小时内不能洗浴。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瑰玲,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人,60年代至80年代,采用传统刮痧手法,为当地群众有效祛除体内病毒,在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和葛阳村及双桥镇、太平镇一带,还稍有名气。

 

    21壮医药蓝靛腮腺炎疗法简介  

壮族蓝靛腮腺炎(民间称猪头肥)疗法,是壮民间历史久远的腮腺炎土方疗法,用预先调作好的蓝靛膏药外敷于腮帮发炎处,每日换药一次,经过35天,便可肿块消退,一周后炎症消退,逐渐痊愈。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腮腺炎好发病于年长儿童,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

蓝靛是采用靛棵(蓝靛草)、十字花科植物、草大清、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等植物叶作为制作原材料,通过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方式制作而成。蓝靛,药名:青黛,性味: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凉血,定惊。蓝靛具有色泽鲜艳、气味清香宜人、防腐防蛀、清凉护肤等功效特点。用于温毒、发斑、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清热,解毒。治时行热毒,疔疮痈肿,丹毒,疳蚀,天疱疮。蓝靛既可作为染料又可作为药用的功效,实为天然一宝。 蓝草染色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之久,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有“终朝采蓝,不盈一瞻”,北魏《齐民要术》,明朝《天工开物》都有蓝草的详细描述记载。《本草正义》:"篮淀,苦寒之性,解毒清热亦同蓝草,但加之石灰,则止血消肿杀虫之力尤胜。陈藏器谓其解诸毒,敷热疮,秃疮,热肿;濒湖谓能治噎膈,即石灰重坠,故能破坚积,消瘀血,且能杀虫也(噎膈有湿热生虫一证)。凡外疡热毒,疔疮痈肿及湿疮奇痒者,用作敷药皆佳。

使用蓝靛治疗腮腺炎的功能优势:采用纯天然植物草药配方,药性温和无刺激,使用方便,安全更放心;见效快,药物浓缩性高,可迅速消肿止痛;药物渗透力强,皮肤吸收效果好,且愈后不易复发。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瑰玲,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人,60年代至90年代初,用此疗法为患有“猪头肥”炎症的不少儿童免去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在武鸣县太平镇朱董村和葛阳村及双桥镇、太平镇一带,略有名气。

 

    22、耀武上将军陆荣廷简介

陆荣廷(1859-1928),字干卿,小名阿宋,36岁时受清廷招编当清军管带后,取名荣廷。1859813日生于武缘县垒雄村(今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人),壮族,2岁丧父母改嫁,托人抚养至8岁多,后随母生活,11岁在县城南门外唐家私塾读书,不幸这年母亲病死而失学,12岁时为了糊口去当童工,不久被开除,在县城观音庙栖身,过流浪生活。期间当过佣人、乞丐、“侍仔”、入过帮会。十八岁时到龙州,先到一庙扫地,收入微薄。不久,充当通讯兵、缉捕兵,因打死法国人一条狗被追捕。光绪四年(1878年),转到水口当撑渡工。后又和20余名青年结伙,专抢法国人的财务和枪支,参加中越边境民间秘密结社,成为“三点会”首领,成员发展到500多人。还提出“三不抢”的主张:“一不抢中国人,二不抢穷苦人,三不抢驻地附近人”,因此深得中越边民的支持。光绪十一年(1885年),投入清政府史部侍郎唐景崧部,参加抗法战争,常带兵数百,深入越南境内奇袭法军。后中法停战,被裁军成了游勇,仍带领绿林武装与法军作战。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接受驻龙州的苏元春指派,围剿柳州会党起义。后得到两广总督岑春煊的起重,被提升为巡防营统领。以后,先后升任右江镇总兵、左江镇总兵、广西提督、广西副都督、广西都督、两广巡阅使等官职。期间,先反对孙中山的“二次革命”,维护袁世凯总统地位,被授封为“耀武上将军”。袁世凯阴谋称帝暴露后,拥护孙中山的“讨袁护国”,发表讨袁檄文,宣布广西独立,出师援锷倒袁,孙中山赞其“再造共和”。民国十年(1921年),因反对孙中山重组政府,被陈炯明率粤军讨伐。陆荣廷节节败退,军心涣散,被迫通电下野。后逃至龙州,不久到上海。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病死上海。陆荣廷统治广西10年,把省会从桂林迁到南宁,修建了从南宁经武鸣到宁武庄的公路以及县城的镇武桥,修建灵水、起凤山风景区等,他的私家花园——明秀园现成为县内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23、粤西才子刘定逌简介

刘定逌(1721-1806),清朝时期武缘县(今武鸣县)著名才子、教育家。小时候异常聪慧,参加童考、乡试常获第一名。乾隆十三年(1748年)上京参加会试、殿试,赐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编修。当时,翰林院由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掌管事务。因刘定逌平常耻于对贪官和珅叩头做揖,只行拱手礼,触怒了和珅,被诬以“大考论事不如式”,革职回乡。离京后,先到隆安县驼厚村办私塾,后回家乡武缘县,被思恩府(今武鸣县府城)聘为阳明书院山长。又先后主讲浔阳(今桂平)书院,桂林秀峰书院和宾州(今宾阳)书院,培养了许多壮族文人和八桂才俊,对广西文明进步贡献卓著。刘定逌主张以五书四经、三纲五常为做人之本,尊崇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鄙视权贵,刚直不阿。一生著有《论语讲义》、《四书讲义》、《读书六字诀》、《刘灵溪诗稿》、《三难通解训言》等书。尤其是他的《三难通解训言》,被士人奉为模本,影响很大。他还撰写了《重修灵水庙碑记》、《重修武缘县忠祠碑记》等和数十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为今日所仅存的诗文。嘉庆十一年(1806年),刘定逌病逝于葛阳故里,终年85岁。

 

24、文江塔故事简介

     文江塔位于武鸣县城南郊东、西两江汇流处的石岸上,地名为龙牙。清道光六年(1826年),由当时的武缘知县申及甫率董事梁源洛创建。塔分七层,高31米,尖顶八角,青砖砌筑,各层顶作布筒瓦,檐脊塑成兽面饰。外墙以清水砖墙及抹白灰相间。门向正北,门匾“文江塔”为清郡守候官李彦章题。塔内各层均以木料铺设。塔梯设在墙体内,拱顶以螺旋复道而上,共187步级,从第六层至第七层以木梯登攀。第七层塑有魁星神像一尊。

文江塔在塔址选择及建筑造型、塔名等各方面都非常讲究,并分别有一定的含义。据《武鸣县志》记载,当时的建塔者认为“气运之盛,起于人心文物之兴”,故必须“修人事以补地气”,选址时“按图经,考形胜”,认为在滔滔的两江汇流处宜有中流砥柱。在此处的“龙牙”建塔“有扼束之雄”;其位在县城之南,“有文明之象”;而塔名谓“文江”,则“以示兴启斯文”,并与世俗之塔有所区别。在造型、高度方面:塔建成八角形,则“以通八风”;高七层,亦“以观七政”;挑檐有羽,则认为“布羽之势,可以切日月而凌云霄”;塔檐原画上的丹青色道,“可以临山川而和风雨”。

文江塔建成后,因数十年失修,塔内楼板残毁,游客无法登塔观光。民国四年(1915年),陆荣廷不忍塔毁而重新修葺,并在塔前的东、西两侧增建四方亭两楹,此处得以复兴,并成一小圩,称“文江圩”。1944年,文江塔被侵华日军炮击,塔五楼南面被一弹击中,弹洞高3米,宽2米,其余大小弹洞十余处。然而,文江塔仍巍然屹立。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文江塔又被当做炼铁高炉烧炼结铁,虽然经过日日夜夜地烧炼,可是,文江塔依然顶天立地。1988年,武鸣县人民政府将文江塔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起凤山传说简介

起凤山,又名凤凰山,位于武鸣县城东面7公里的城东镇夏黄村香山河畔。东西双峰并峙,以其平地突起,如双凤展翼腾空而得名。山上古木挺拔,山脚榛莽丛深。藤萝攀缘,蓊蓊郁郁;朽木修篁横斜,飒飒爽爽。亭台楼阁,古诗庙宇,隐现于树影奇石之中。历代文人墨客游山赋诗题词刻字,举目皆是。清代县人刘王埏《咏起凤山》诗:“奇峰双矗立,四望豁心眸;虚室洞天古,悬崖山寺幽。淡烟浮远树,碧水抱丹邱;此处即蓬岛,何须海外求?”旧志列“凤山太极”为县内八景之一,赞之“奇莫与赏,美莫与传”。

登山远眺,西面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一望无际;北面香山河蜿蜒而来,绕山而过,澄溪映碧;西南近山有一片开阔草坪,约20多亩,每逢佳节,周边民众聚集于此唱戏、抢花炮、求神拜仙……连续数日,人山人海,可以一睹壮族民间文化、体育、宗教活动和乡俗风情。

山北麓临江有一巨石,叫钓鱼石,为明末进士福建晋江人黄锡衮隐居读书于山中时与永历皇帝御史、夏黄村举人黄燝垂钓吟咏之处。石上还刻有黄锡衮作的《起凤钓矶》诗:“日落晚风吹,杆长任钓丝。溪清雨不饵,欣见白须眉。”及黄燝和韵诗:“朔风霜叶落,江上理纶丝。不尽闲中趣,何人最白眉。”目睹“起凤钓矶”,当年两位老者悠然自得垂钓的情景犹在眼前。

     26武鸣葛阳文昌阁简介

     葛阳文昌阁位于太平镇葛阳村,自始建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武鸣县遗有的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一座二进合院式建筑。1988年,武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统面阔15.4米,统进深19.1米,主楼4层,通高14米,是一座“回”形砖木结构的小楼阁,挑檐,形似羽亭,顶楼称魁星楼,也称才神楼,楼梯绕壁而上。各层有挑檐,似羽亭;屋脊及挑檐在建时饰有花、鸟、兽浮雕;外山墙有彩绘,内墙有书画。整个建筑结构紧凑,小巧玲珑,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

葛阳文昌阁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建,楼上塑有菩萨数尊。据有关史料记载,此楼阁之建乃葛阳“乡士数人偶谈葛阳之盛,因恩默佑之灵”,姑“拟创阁楼于交易之中,公同瞻拜金”。当时葛阳人认为:葛阳“人文之著,仓庾之富不可枚举,总之不离乎神灵默佑者”。为了报答先祖神灵的保护,保证葛阳子孙后代之兴盛,特建此文昌阁以祭之。还明文规定每年“以春秋二八两祭”(春季二月、秋季八月),并非“日兹以往,神其敬者效其灵,城之至者,神之阴福之来,正未有艾也”。

  葛阳文昌阁之建,其目的和用处姑且不加评说,仅其建筑风格工艺而言,此楼阁不但反映了当时武鸣壮族人民的时代文化风格,而且表现了当时壮族人民具有相当水平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是武鸣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27、“龙津吐碧”——灵水的传说简介

     灵水,又名灵源、灵湖、灵犀水。《大清一统志》载:武缘县灵水“昔有灵犀出岸,顶有光彩,故以灵名”。

古人以神话方式来赞颂灵水,于是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年天大旱,连东海都要干涸了。东海龙王着了急,得知武缘灵水依然泉流潺潺,便派出九条白龙前来取灵水得水救东海。九龙来到灵水,见灵水这么美丽俊秀,便脱下龙衣,在水中尽情玩乐,着迷入痴,不愿再回去。龙王大怒,派青蟹将军来催归。蟹将来到灵水,迷上灵水之美,依依不舍,也留了下来。龙王得知更怒,赶来是问。九条白龙急忙窜进岩洞里,龙王无奈。青蟹快要进洞时,被龙王处死,就变成了北岸泉口上的“螃蟹山”。那些放在西岸边的龙衣,变成了层叠有序的“九层皮”石块。龙王悻悻归去。岩洞里的九条龙,昼夜不息地吐着清水,形成九股大涌泉,于是出现“龙津吐碧”奇观,使灵水更加美丽。

灵水风景,以其优雅秀丽之姿,赢得历代游客的向往和咏赞。明代万历十二年至十五年(1584——1587),广东顺德人邓学醇奉命任武缘知县,政暇郊游,看了灵水,做《初至灵水》,其中有句云:“太华神所擘,龙门禹初凿。未若兹灵源,觱拂由坤络”。郑公曾畅游各地山川名胜,到武缘游了灵水后觉得,陕西的太华山和黄河的龙门这样有名的景地,也比不上灵水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福建福清人庄振徽,两次奉命任武缘知县。康熙十一年(1672年),庄公主持重修灵水庙并撰写碑记,碑文中有句云:“灵水,武邑第一境也……海内之名胜,更孰有过于此者乎?”198448日,香港《文汇报》载文说,武鸣“灵水虽无洞庭壮阔之势,却有西湖娴静之美”,“灵水不仅是优美的风景区,而且是天然的游泳池”。

    28、“地下宫殿”伊岭岩简介

    伊岭岩位于南武二级公路上,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仅17公里,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群峰耸立,风景秀丽,素以洞石奇、风景秀、歌声美、民风纯扬名区内外。1963年郭沫若游览武鸣时,写下了“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大块挥神笔,平略展画屏。烟鬓天际绿,雾縠雨中青。借问此何处,腾翔属武鸣”的诗句。诗中所讲腾翔,既今武鸣县双桥镇的腾翔、伊岭一带,当时属腾翔公社。20世纪70年代,伊岭岩的发展和开发引起了轰动,成为南宁市附近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伊岭岩,在凉满山上,当时壮话叫“敢宫”,意即像宫殿一样美丽的岩洞。1974年开发时,以其所在的伊岭命名。原为名不见经传的荒芜岩洞,历代兵乱时为村民避祸逃亡之所。据说日寇入侵时,曾有村民落入洞内深渊身亡,被视为禁地,再没有人敢入洞,洞口久为荒草湮灭。1973年,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伊岭籍人苏永勤回到家乡,为振兴家乡旅游事业,发掘新的景点,1974年春,区政府拨款开发,19759月全部竣工,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年仅三个月时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1万人次,这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伊岭岩之名从此不胫而走。此后,每年均有18万人次以上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最多的年份达25万人次。自开放以来,先后完成了地下岩洞,伊岭岩会议中心、餐厅、宾馆、游客中心,壮文化大观园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武鸣至南宁安吉城市大道的规划建设,将为伊岭岩风景区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设施,景区的建设和综合接待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武鸣县的旅游业也将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得到更快的发展。

     29、旅游名园—明秀园简介

     明秀园景区以明秀园为主,包括秋暇园、春暇元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明秀园位于县城西郊约1公里的西江岸上,三面环水,呈葫芦状半岛。岛面南北长300米,北部东西宽45米,中部最窄处68米,南部最宽处166米,总面积约42亩。常年以来,以其清、奇、古、怪的特点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为武鸣旅游名园,园内古木参天,浓荫遮日;树下灌木丛生,奇花异草,争妍斗丽,古亭、屋宇掩映于万绿丛中;江河玉带缓缓东流,渔舟、游艇泛于江上,悠悠漂荡。

明秀园成为名园,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背景。该园原为西门外蒙家的荒地,清嘉庆年中,蒙家将地卖给梁家屯富绅梁生杞。民国初年,“耀武上将军”陆荣廷向梁家购得富春园,炸石开路,加筑围墙,建造飞檐高耸的园门,改名“明秀园”,园名沿用至今。在半岛中间,有一小山岗如天然屏风,将半岛一分为二,就此修筑一道横墙,开一拱门以通内外,上书“啸徼深山”四个大字,传为陆荣廷亲笔所题,今墙废无考。在园的外段,以游乐、体育为主,建一座演台(即戏台);平处建一个灰沙地板的网球场;在贯通全园的大路旁凿一个约半亩的池塘,种植荷花兼养锦鳞。园的内段广建祠宇、楼阁、凉亭等,右边江岸一处十多平方丈的空地,凿一个园池,饲养金鱼,池上建四角亭一楹,名为“荷风荐”。在山石尾尽处,天生两块奇石,高3米有余,宽1米许,如人字形插生平地,形成天然洞门。洞门后面的土丘上有一个六角亭,翼然而立,将天工于人工巧妙结合,一笔点化,极富于空灵感,使此景成为奇中之奇。亭名挂匾“别有洞天”四字,颇富诗意。原匾为陆荣廷书,“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时被砸烂无存,现所挂为今人书写重修。亭前一片开阔草地,当年梁源汭种下的老荔枝树早已枝繁叶茂,苍劲挺拔,与“别有洞天”亭恰成对景,相互衬托。树下罗列安放在几组石台、石凳,供游人歇息。当年陆荣廷曾多次在亭前树下召开军事会议,指挥旧桂系军队出境作战和抵御粤军入侵。经陆荣廷修缮后的明秀园,更为富丽堂皇,景色迷人。再加上当时的威势,“风景愈佳,四方游客,以能到此园幸”,时人把它当做西南园林的代表作,列为广西名园之一。

    30、黄道仙岩的由来简介

    在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城东镇六联村北部,峰峦连绵,跌宕起伏。在数山环合之中,忽有一峰向东而起,高峭峻拔,直侵云霄,颇有凌云托汉之势。这就是在武鸣颇有名气的黄道山。黄道山原名萌山。山上东北高峰有一岩洞,相传五代时期,有一姓黄的道人浪迹于此,为这里幽美的自然景观所动心,决心弃绝尘俗,隐埋山野,踞此岩而居,村人称之为“黄野人”,其真实名字则已无考。道人在岩中潜心修炼,丹成羽化,得道而升天。后人怀念,依山岩构筑寺观祭祀,终年香火不衰,敬之若神。山岩从此得“黄道仙岩”之名,山名亦改为“黄道山”。自明清以来,官宦僚吏、文人墨客多有登临,吟咏留题,黄道山名气渐大,旧志列为县八景之一。明思恩知府张贯游黄道山,留诗一首;“嶙峋一簇费跻攀,不强临竞听还。人境下窥千竹里,仙踪高指片云间。坐岩岑寂真怜意,出谷喧阗好是闲。共拟留题寄青壑,他年名迹重兹山。”黄道山今已为县内旅游热点之一,每日特别是节假日均有无数的游客前来游访。

    黄道山形似马蒂状。四周为溪河冲积而形成狭长平原和土丘陵,唯独黄道山拔地而起,势如破竹,在这数山之中便显得清灵秀气。山上怪石巉岩,草木葱茏,日沉日出之际,云烟飘忽,霞光辉映,变幻莫测。每当山雨欲来,风振林木,涛声从寥廓无边的天地而来,似有似无,难穷其状;风静岑寂之时,隐隐若闻清磐之音,余响悠悠自深谷而出,使黄道山处处充满神秘之气。

    31、娅怀的故事

壮族语言的“娅怀”,或者称为“独埋”,即相当于汉语称的大猩猩、人熊、冰人。这个传说在大明山脚曾广为流传,在大明山外围的不少村落也有所流传,但情节却不相一致。

以大明山一带为主,故事的主要梗概说:从前,在大明山上有一只娅怀,十分凶狠,经常下山吃人,特别爱吃小孩。娅怀力气很大,在吃人的时候,抓住人的两脚一撕,就把人撕成两半,先喝血,后食内脏和肉,最后连骨头也啃光。在山区里,住着一户人家,全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和两个小女孩,大女孩叫达妮,小女叫达侬。一天,爸妈出远门去亲戚家办丧事,临出门时告诉她们在家要关好门,并说顺路叫外婆来陪她们过夜。他们所说的话被躲在附近的娅怀听见了。晚上碰巧外婆不在家没有来。天黑伸手不见五指,姐妹已经灭了照明的松油枝上床睡觉,达侬已经睡着了。达妮听见敲门声说是外婆来了。她就起来吹火种准备点松枝照明。娅怀听见吹火的声音就说:“外婆的眼睛有病,看到火光就流泪更加痛,不用点灯了。”达妮打开了门。娅怀在漆黑中进了房,摸索着走,碰到了罩小鸡的鸡罩,就在鸡罩上坐,把尾巴伸进鸡罩上面的洞口里,假装走累了休息。达妮说要找板凳给它坐,娅怀说:“外婆屁股生了疮,不得坐板凳,坐鸡罩舒服。”它的尾巴伸进鸡罩里东摆西摇,搞得鸡仔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还骂鸡仔乱嚷哩。不一会儿,他们就上床睡觉了。娅怀和达侬共睡一头,达妮睡另一头。刚睡下,达妮一伸脚碰着娅怀身上的长毛,就问:“外婆,你身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毛?”娅怀说:“天气冷,外婆穿皮衣,要赶来陪你们睡,出门太忙乱了,皮衣穿反了,毛就在外面。”不久,达妮就睡着了。半夜里,娅怀把达侬捏死,吃得咔咔响。达妮惊醒了就问:“外婆,你吃什么?”娅怀说:“吃衣袋里剩下的几颗炒玉米。”达妮伸伸脚,碰到达侬湿渍渍的血,又问:“外婆,是什么湿湿的?”娅怀回答说:“达侬尿床了。”达妮又把脚伸到另一边,碰到一个又圆又硬的东西。其实是妹妹的头,但达妮刚唾醒,蒙陇中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又问“外婆”。娅怀回答是逗达侬的柚子。达妮碰到又软又滑的肠子,娅怀说是背达侬用的褓带子。达妮心里十分怀疑,就用双脚在床上不断伸来伸去,总没碰着妹妹,而是嗅到一股股血腥味。想起了爸妈讲过的娅怀,达妮心想妹妹一定给娅怀吃了。她又怕义急,想办法逃跑,便对娅怀说:“外婆,我尿急要出去屙。”娅怀还没吃完达侬的骨、肉,但又怕达妮逃跑,就说:“你一个人出去,天很黑,你会害怕的。得用绳子绑住你的头发,我牵住一头,你就不会害怕了。不要走远,在门外屋檐就行了。”达妮答应照做,开门出来,解下绳子捆到树上,然后轻轻爬上屋顶,扒开茅草掏一个洞往屋里看,还是一团黑。娅怀吃完达侬见达妮出去很久不回来,用力一拉就把绳子拉断了,它打火镰点火照明。达妮在房顶上见了,就假装猫叫,撒了一泡尿把火淋灭,还听见娅怀凶声凶气地骂那讨厌的猫。天快亮了,四处的猎狗开始狂吠。娅怀很怕狗,就慌忙逃走了。第二天,爸妈回到家,见到小女被吃掉了,十分伤心,便和达妮一起想办法。娅怀很鬼,会骗人,它力气很大又跑得快,硬拼是不成的,怎么办呢?达妮想了个办法,悄悄地告诉了爸妈。他们三人,立即动手,在房子的门口里边挖了一个大坑,堆了大半坑木炭,放火把木炭烧得红红的,然后架上小木条铺上草再盖上土,做成一个大陷坑。天快黑了,爸妈又假装到亲戚家去,要达妮看好家就走了。晚上娅怀再次假装成外婆来敲门,说:“外婆昨晚不在家没有来,今晚才来,快快开门吧!”达妮假装睡觉撒娇地说:“外婆,我很困倦,门口掩着,您推进来吧!”娅怀推开门直往里走,一下跌到火坑里,皮毛开始被烧焦了。躲得不远的爸妈及时赶到,达妮在房子里,三个人连续向坑里投进干柴,火越烧越旺。娅怀被烧得呱哇乱叫:“你们烧死我,但是我死后变成灰,落到水里会变成独乒(“乒”是壮语音,汉语是蚂蟥),落到草丛会变成独溶(“溶”壮语音,意为蚊子),落到石头上就变成独搭(意为山蚂蟥),粘在树叶上就变成独崩(一种青色的长茸毛的小虫),尽繁衍吃人。”他们把娅怀烧成了灰,但是一些骨头灰跟随滚滚的火烟飞上天空,没有办法掩埋,飞出去的烟灰随风飘扬,后来就逐渐撒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有的落在石头上,有的落在烂草丛里,有的粘在树上。所以,现在从大明山出来的水流到各条江河或灌到田里都有蚂蟥,在山涧走路要提防山蚂蟥,在树林里要提防那种一碰到人身就满身发痒的小虫,在山野外和家里到处有蚊子,这些吸血虫都是娅怀这个大坏蛋变成的。

 

32、龙母的崇拜简介

每年“三月三”、清明节等节日,群众都到龙母庙祭拜龙母。古代先民对山神的崇拜和对龙母的崇拜。龙母,廖江三月歌圩先祭龙母的习俗在清代文人韦丰华的《廖江竹枝词》中有记载:胙颁真武喜分将,食罢青精糯米香。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妆。“胙”指祭品,“真武”指龙神,即龙母和“秃尾龙”。“胙颁真武喜分将”是描绘赶歌圩的人祭祀龙母并分食五色糯米饭等祭品的情景。这一习俗在所有龙母文化圈内最独特,可追述到原始图腾崇拜时期。龙母祭祀活动的歌圩民俗。在“三月三”“特掘扫墓”之后,赶歌圩的人必须先向龙母庙敬祭五色糯米饭(传说“特掘”是五色龙)和熟肉,大家分吃后才开展歌圩活动,开台歌必须先唱龙母的故事。“三月三”祭祖民俗。以“掘尾龙拜山”(壮语“特掘扫墓”)的三月初三作为壮族扫墓的节日。龙蛇崇拜的建房“安龙”习俗。壮族人建房上横梁的“安龙”习俗,上梁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祭祀秃尾龙以求大吉的仪式。相传古代仙人背剑“镆铘”于此坠地为山,故又名“镆铘山”。大明山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有“特掘扫墓”的传说和“莫乜掘”山,龙母庙,商周古墓群,商代、战国岩洞等遗址,并出土大量的青铜器,是旅游兼科学考察的好去处。每当三月初三期间,大明山都要刮起一阵旋风,有时伴有雷雨,人们说这是“特掘”回来给养母扫墓。

 

33、壮族抛绣球

壮民族历来土风淳朴,崇尚自由恋爱。壮族姑娘们可不是说找个有钱有粮的人就愿意嫁的。壮族男女老少都喜爱山歌,有“倚歌为婚”的风俗习惯。姑娘们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来到歌圩,带着亲手缝制的定情之物绣球,进行智慧大比拼的对歌活动。她们的心愿就是找一个在对歌中表现出机智幽默、充满乐观精神,最好还是劳动能手的小伙子来当丈夫——而不会唱歌的人就跟哑巴一样很难找到意中人。

饱含着年轻姑娘们情丝的绣球,精巧别致,用缕缕金丝银线织绣而成,环绕着喜鹊、仙鹤、牛羊和四季花卉的图案,在绣球内还要包裹着象征爱情种子的豆谷。有时候姑娘们还要互相评比,看谁的绣球制作得更漂亮,谁就被称为最巧手的绣球女郎。对歌完毕,该出手时就出手,姑娘们瞄准意中人,不失时机地抛出爱情信物,简直比篮球队员的投篮还准确。从此,海誓山盟不再言而无据,而是有了可触可感的贴身信物。

绣球文化是动感十足的文化。在抛绣球活动中,有几个动词巧妙地勾勒出情感的传递:“转、甩、抛、接”,这4个字缺一不可,它们组合成的画面把爱情的双方永远定格在了空中的一瞬间。

每次比赛,观者云集,往往一场赛事下来,相当于为绣球的工艺品市场打出了广告,人们看了比赛,总忍不住要抢着买一个。可见,绣球这个小东西,其魅力可不小。

 

34、壮族跳格子简介

跳格子游戏,在一些地方称为跳房子。只需一小块平整的空地,用滑石或粉笔,在地上画出一个四方框,框里再划分成大小不等的横格子,或是几个连在一起的田字格子;四方框的外围大小不拘,为3~9平方米。游戏的“引子”,统称为“瓦”,多为一块小瓦片,或者是一枚大纽扣、一串空的螺蛳壳,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过去,拥有一块好“瓦”对一个小姑娘的重要性,不亚于一把木头手枪或弹弓对男孩子的重要性,或者像今日的小女孩拥有一个真正的限量版的金色芭比娃娃一样。

玩耍时,第一步,先将“瓦”扔在第一横格里,然后必须单腿将“瓦”一格一格地往前踢,“瓦”不能压在格子的边沿上,不能出界,踢到尽头的大横格后再返身踢回原来起始处,安全往返一次,就算得一分。接着,再将“瓦”扔在第二横格里起跳。可以说,跳格子游戏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单腿跳跃时对脚的控制力。

 

35、打尺简介

打飞尺又戏称为打拐,是一种趣味性很浓的游戏活动,又名飞棒、过关、敲鸡头。打拐的“拐”字在武鸣口语中指的是“尺子”、“棍子”或“木棒”的意思。

打飞尺游戏因其富于攻击性及危险性,女孩子很少参与,男孩则趋之若,场地一般为较开阔的晒坪,所需器械很简单:一根约50厘米长的木棍,称为“母尺”;3根约16厘米长的短木条,称为“子尺”。

游戏开始,先通过轮流投掷子尺的办法选出“攻尺者”和“拾尺者”。

在场地的一端,挖出一个十字形浅坑作为投掷点,先由张三用一根子尺从内将另一根子尺尽可能远地向前挑出,然后将手中的子尺横置于坑内;李四、王五等几个人则在前方守候,如果他们在空中接住张三挑出的子尺,或在捡到子尺后并投中坑内的子尺,则张三即刻失去攻尺者资格,成为倒霉的过者;反之,张三则成为攻尺者候选人。

如果只有一名攻尺者候选人,则该人直接成为正式攻尺者;如果两人以上戊所有参与者都成为候选人,则需通过“击尺”的方式确定一人为正式攻尺者。

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就简单了。

将子尺分别置于略为凸出的地面上,以母尺击打子尺一端,使之弹上半空,紧接着用母尺横击,使之飞向前方;3个子尺依次击出。通过母尺“51015”地丈量,3个子尺的直线距离相加,得数最多者为攻尺者;其余皆为拾尺者,被喻为拾粪人。

攻尺者将子尺抛向半空,再用母尺将3个子尺一一横击向前方——这有点类似于网球的发球方式——之后把母尺横放在投掷点。在前方的几个拾尺者,一方面要注意避免被飞尺击伤,一方面又要看准时机空中抢接,谁抢接得住,谁就可以回到投掷点休息;若接不住,便从地上抢,将抢到的子尺投向母尺谁先投中,谁就可以先结束“拾粪”的命运。

 

36、滚铁环简介

滚铁环是很久以前农村小孩自制的一种游戏与竞技玩具。用一根比筷条细一点的铁线弯成圆环,并把接头接紧接平,一般铁环的直径为30~35厘米,玩时用特制的铁线钩推着铁环向前滚动,这就叫滚铁环。也有不是用铁线制成的,因为过去有的农村孩子没钱买新铁线自制铁环,要找旧铁线又一时找不到,怎么办?穷孩子智可不穷,常以竹条或藤条代替铁线,即把一根筷条般大的生竹条或藤条放到火堆上边烤弯,一弯成圆环,绑紧或钉紧接头,并力求接平无阻,这样自制出来的竹环或藤环滚起来虽比铁环阻力大一些,但还是可以玩,同样有乐趣。小孩滚铁环也好,滚竹环或滚藤环也罢,真正玩起来,一是“自滚自乐”;二是几个伙伴一起滚环,或看谁直线滚得快、滚的时间长不倒环,或划个大圆圈看谁沿圈圈滚得稳不出轨、时间长等等。

 

37、打陀螺简介

打陀螺,壮语叫“让”,被列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是各民族一种民间的体育游戏,可使人体肢、腰、眼、脑、心等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武鸣也有悠久的打陀螺历史,特别是农村男孩的最爱,几乎每个村屯都有人玩,而且制陀螺和打陀螺的形式和方法都别具一格。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脑和电子游戏的出现,打陀螺已被逐步冷落。

游戏规则可分单人、双人、多人对垒打。玩时,选一块平地,划个直径50厘米左右的圆圈,双方用细麻绳或棉绳绕紧陀身,绳的尾端绑着一节小木棍,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紧握在手,一起喊“一、二、三”,同时将陀螺转落地上,谁的陀螺转到最后算赢家,赢方优先“钉食”或“劈打”,输方就重新将陀螺转落到圆圈内,让赢方对着转在圈内的陀螺进行瞄准、用力击打,如果能把对方的陀螺旋即打死、钉裂或劈出圈外,算赢,能继续打,如果打巾的陀螺还在转,自己的反而不转了,算输,轮到自己挨打。如果打中了对方的目标,而双方的陀螺都还在转,就以先停转为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