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简介
信息时间:2015/5/21 14:59:11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1、武鸣壮语:

壮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就开始形成民族,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唐宋时期,壮族民间开始出现了以分块汉字构成的方块壮字,又称土俗字。虽然历代统治者不予承认,但它却是壮族民间用来记录民族、故事、传说等的一种工具,一直流传到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拼音壮文,壮族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用以拼写壮语标准音的-套书写符号系统,是法定的壮文。

武鸣县是一个典型的壮族聚居县,是壮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6%,素有“壮乡”的美誉。1955年,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召开的壮文工作会议上决定:以北部方言为基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言为标准音,创制壮文,并在武鸣县建立集研究、推广、教学、保护、传承、发展壮文于一体的广西壮文学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武鸣与外地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壮文进入了学校,建立了太平镇庆乐小学、锣圩镇高一小学、仙湖镇中桥小学等一批“双语”教学学校。目前,壮话依然是县内最主要最广泛的交流语言,特别在广大壮族农村还是以讲壮话为主,但讲普通话的民众也日益增多,语言“汉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壮语中借汉的现象越来越多,如电视机电话市场经济商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都直接用近似汉语的桂柳方言表述,而其中汉字的送气音变成不送气,卷舌音变成舌面音或尖舌音。现今县城已存在壮、汉两种语言并存的现象,急需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拼音壮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推行。 1981年后,壮文进入学校,用壮文翻译了小学、中学、中师和高等学校教材。

2、壮族婚俗

武鸣自隋朝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开埠置县以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社会、人文、地理的环境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壮族婚俗文化。

如女方送白底布鞋定情、男女以歌定情、择吉日提亲、下彩礼定婚、送嫁“十姐妹、伴郎“十兄弟”、“巴姨、老同”、迎亲队、送嫁队、彩车、嫁妆、吹鼓乐队、哭嫁歌、散花、开柜歌、盛大婚宴、婚宴歌、嫁衣、化妆、女儿戴“枷”、 新媳妇走婚等等壮族婚俗代代相传一直流行至今。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壮族婚俗这一独特壮民族婚嫁习俗,需加以挖掘和保护。

 

3、壮族百家宴

百家宴是壮家的一种风俗,源于壮族民间说法吃百家饭,解百样愁、驱百种邪、成百样事。武鸣是中国壮乡,壮族人民一直沿袭了百家宴这种壮族民俗传统。不论红、白、喜事,壮族人都摆上少百桌、多几桌的好菜、好饭、好酒接待八方宾朋。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都手拉手换起酒杯表达情意,尽情的唱呀、跳呀。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百家宴农家乐文化旅游活动红红火火,特别是武鸣“三月三”歌圩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游客来品尝百家宴,感受壮乡农家乐的浓浓民俗风情。 壮族百家宴已成为了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4、两英庙会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是广西武鸣锣圩镇的英圩\英江两村联合举办新春庙会的日子。这一天,两村乡亲都会汇集到圩镇上,举行各种传统文娱活动。庙会在英圩、英江两村,故名两英庙会。两英庙会在广西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在武鸣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使之在广西各地亮丽出两英人民热情好客与和谐向上的民族风情。

两英庙会是英圩、英江村特有的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两英人民缅怀先祖、感恩还原、欢庆佳节、祈求人丁平安、五谷丰登而举行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武鸣少数民族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期间举办有文艺演出、斗鸟斗鸡、舞狮、舂糍粑、罩鸡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节目。每年前来参加庙会的群众多达数万人,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丰收。

 

5四月四祈丰节

农历四月初四,是壮民族传统节日,马头镇敬三村雅家屯村民利用本地骆越古村文化资源,大办民俗旅游项目——“四月四”山歌狂欢节,引来数千游客与村民共祭施雨神、同蹈民俗舞、共唱山水情歌,同品长龙百家宴,给骆越古村民俗民间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敬三村雅家屯位于大明山南麓的马头镇是骆越古国的中心腹地,这里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独特的民俗。古代农历四月播秧季节开始前,各村都要举行祭祀祖母神的仪式,祈求祖神降雨、保佑稻谷丰收,并在祭祀后举行歌圩。后来这一民俗演变为节日,即祈丰节(也称拜秧节)。各村在农历四月初四唱戏祭神,邀请亲朋好友聚宴对歌,此时青年男女结群赶歌圩,以山歌对唱传达男女情爱。“四月四”山歌节,成为武鸣县马头镇、罗波等乡镇自古兴盛至今的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壮家人独特民俗,对歌等节日活动通宵达旦,以每年四月初三晚至初四当天为最隆重,四处宾朋受邀同歌共庆良宵,共享长龙百家宴,更是青年男女相约的盛会。随着国内媒体和网民不断对骆越古屯——雅家屯神奇迷人风光及独特的骆越民俗神韵的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这个古老的山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宾朋好友。

 

6、江滨歌圩:

江滨歌圩是由小梁歌圩转变来的。原先的小梁歌圩位于县城至府城公路旁的九联村小梁屯前一片茂密松林里。从古至今,县城所在地及附近附近歌手怀着对壮乡山歌的执着和热爱,自发在每月的阳历十五日,来到小梁村松林切磋歌技,后形成规模变成歌圩。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2010年以来,小梁歌圩已不复存在,为保持小梁歌圩传统习俗,在武鸣县文联、文化馆的引导下,各地山歌手、山歌爱好者又转移到风景优美的香山河边唱山歌,相互交流,并确定每月阳历二十九日举办一天一夜的山歌比赛活动,吸引区内外成千上万山歌手前来唱山歌,如赶圩一般,“江滨歌圩”因此而得名。

 

7、壮族夜歌圩:

每月逢初一、十五、陆斡街日,陆斡各地山歌爱好者自发组织山歌手到陆斡镇各村各屯唱山歌,相互交流,通过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的山歌对歌活动并邀请众多山歌手、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品尝美食、对唱山歌等,还吸引了外镇的山歌手纷纷赶来,如赶圩一般,由此陆斡夜歌圩越来越有名。

 

8、四月八习俗:

武鸣县境内,壮族人民的各种节令节庆繁多中,除“三月三最具传统性、广泛性共共性外,其次当属东部地区罗波镇天马片一带的农历“四月八”节庆民俗。二月龙抬头、三月龙初醒、四月龙狂欢。四月八正是龙劲舞之时,完成了春种春播的壮民们又一次相会对歌。天马四月八节庆已延绵百来年,是日,周边各乡镇(罗波、陆斡、马头、两江、城厢、太平及至宾阳县)邻近的村民,四面八方汇集天马片几个村几十个屯,数十个著名歌手相约对歌,场面十分壮观。现在又融入球类比赛等内容。

 

9、壮族竹竿舞

壮族竹竿舞,过去是壮族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壮族人民一种娱乐性的舞蹈。从2003年以来,武鸣县壮族人民将分散竹竿舞统一到县城进行展示,并在伊岭岩建立了壮族竹竿舞展示长廊。武鸣县每年举办盛大的“三月三”歌圩活动上都跳起千人竹竿舞,从六七岁到六七十岁身着缤纷盛装的男男女女,在竹竿分分合合起起落落间,敏捷地进退跳跃,且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那舞蹈欢乐情景与那整齐划一极有节奏,几百成千条竹竿如一道道舞动的五线谱,跳舞的人们,有若一个个活跃的音符。这是一种何等震撼人心的澎湃激情的迸发;那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欢乐节奏。

目前,武鸣县千人竹竿舞是全国最大的竹竿舞阵,吸引前来观看助阵的八方宾朋多达10万多人。壮族竹竿舞在国内外已引起高度关注,名声远扬。

壮族竹竿舞由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10、壮族横鼓舞:

武鸣壮族自古以来,文化娱乐方式有唱山歌,还有唱师公戏,丝弦戏(又叫邕剧)等,因而流传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师公戏就是其中之一,每唱师公戏必用横鼓(瓷瓦制品,壮语岳鼓)来伴奏,边唱边拍打,而师公戏中有一种歌舞性的舞蹈称师公舞。

古时的师公表演(壮语“做斋”,即祭祀),领舞者手持扁鼓,边打边舞,变化多端,壮语称“踩罡”,以“福”、“禄”、“寿”字图样为队形,象征祈寿祈福的美好愿望。在宋书《乐书》、《桂海虞恒志》、《岭外待答》,清光绪年间的师公唱本《开坛》等书早有记载。据我县已故老艺人黄长京讲述,每烧制岳鼓时必须烧制五个,取其一,付五个造价,以代表天下五岳,因而得其名“岳鼓”。

1956年,我县老艺人黄天甫、何仕保、罗华山、谢月琴等挖掘整理创编了《壮族师公横鼓舞》,舞者5人,因而又叫《横鼓五人舞》,1956年由黄建武、潘文英、潘海波等改编为《横鼓十二人舞》,该舞颇具浓厚的民族色彩,相继在本县,桂西壮族自治区、省级文艺汇演中获奖并选送上北京演出。1964年春,《横鼓舞》、《良善棍舞》合二为一,创编了壮族师公舞《丰收乐》(原名《收割乐》),于同年11月再次上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81年,县文化馆干部覃绍焕、黄天恒、蒙水生等人创作了师公歌舞剧《你不爱我爱》参加自治区戏剧曲艺汇演,荣获创作、表演、音乐设计一等奖。1995年,由歌舞剧团郑天雄等人再次改编为武鸣壮族师公舞蹈《岳韵》,后又叫《壮鼓声欢》,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曲苑风景线》栏目第112期和广西电视台《欢乐大回旋》栏目中播放,同年参加广西“八桂群星奖”荣获一等奖,该舞蹈还曾多次参加省(区)、市展演,评价甚高。2005年挖掘出具有粗犷而寓意的壮族民间大型舞蹈《壮族师公横鼓舞》在2005年至2007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开幕式上大展风采,多家新闻媒体对该舞蹈进行了播放、报道,得到了各界艺术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11、“尼达妮”原生态山歌:武鸣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原始古朴,口传身授,代代相传。长期以来,武鸣壮族人不论童男童女,凡是长到四五岁就开始学唱山歌,儿童山歌谣也随之盛行。武鸣县文化工作者在多次研究壮族儿童山歌谣的基础上,2003年,决定由政府引导成立“尼达妮”合唱团,儿童歌手多则过数百人,少则数十人,以演唱原生态山歌为主。目前,“尼达妮”原生态山歌已收集整理演唱300多首,建立城镇一小、城镇三小、城镇四小、实验学校、太平镇庆乐小学、两江镇中心小学等“尼达妮”原生态山歌合唱团和传承基地。

2003年初,当年首次亮相于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开幕式和《壮乡欢歌》文艺晚会,以一曲壮族山歌《迎客歌》唱响。2005年参加在天津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音乐节声乐比赛,演唱《壮家五色饭》获金奖并成名。从2006年开始,多次赴北京、上海、天津、南宁等地参加全国性声乐大赛获金奖;曾在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大剧院、北京华彬歌剧院、上海世博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演出。自尼达妮合唱团成立至今,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大型演出活动70多场次,得到了各级领导及中外嘉宾的高度评价。

 

12、壮族服饰:

武鸣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13、灵马鲶鱼烹饪技艺:

灵马鲶鱼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灵马镇的一道本土佳肴,也是武鸣乃至整个广西饮食产业的一个响亮的品牌。如今灵马鲶鱼饭店遍布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乃至东盟国家,对拉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灵马鲶鱼这道菜的制作并不复杂,讲究原汁原味,没有红烧清蒸等做法,一律土法烧,更能体现正宗灵马鲶鱼细腻鲜美味道。取活鲶鱼宰当放血,斜切成片,放少许姜酒、酱油,生油、盐腌入味,用大铁锅柴火煮沸花生油,把腌好的鲶鱼放入锅中翻煎约20分钟,鱼肉面呈暗黄色,加入姜酒等佐料焖,再放入事先炸过的水豆腐焖,最后加入少许西红柿、生葱调味料,完全焖透出味,起锅即可食用,味道鲜美,豆腐细腻进味。具有营养丰富,有助消化,美容作用,对幼儿疳痴有铺助治疗作用。

 

14、柠檬鸭烹饪技艺:

武鸣的柠檬鸭是广西南宁的特色菜肴,可谓是本土原汁原味的草根美食,起源地为武鸣高峰。1999,柠檬鸭荣获广西大众化名菜点一等奖。做法是:取活鸭子宰杀放血,切成片,放少许姜酒、酱油,生油、盐腌入味,用大铁锅柴火煮沸花生油,把秘制的柠檬、酸辣椒、酸荞头、香菜等各种配料放入锅中翻炒到一下,然后将腌好的鸭肉放入锅中翻炒,再加入一些水,完全焖透出味,鸭肉面呈亮黄色,起锅即可食用,味道鲜美,鸭肉具有香浓的柠檬味,肉质细腻进味。具有营养丰富,有助消化,美容作用。

 

15、八宝鱼生制作技艺

武鸣县大明山脚下的两江镇的八宝鱼生流传久远,在区内外闻名遐迩,是当地著名壮家风味小吃。吃鱼生是壮乡武鸣人民最喜爱的习俗,摆酒会客,饮酒取乐,席间只要有一碟鱼生片,其他菜肴即便没有,也足令宾主能够喝上几壶。可以说,在武鸣无鱼不成宴,有鱼必有鱼生片。而两江镇的“八宝鱼生”、仙湖镇的“大捞鱼生”两种吃法为代表。

两江镇的“八宝鱼生”由鱼生片和新鲜花生油、生抽酱油、蒜头、姜丝、香菜、腌制柠檬和酸梅等八种香拌料捞均一起吃,胜有“人活天天有鱼生,不做神仙做渔翁。”的美誉。

 

16、生榨米粉加工技艺:

武鸣的生榨米粉(即榨粉或酸粉),是广西非常有名的小吃。它缘于古代人们在农历四月初八(民间节日)特制的食品,通过发酵有酸味且现现榨吃而得名。主要盛产于武鸣县城、府城镇、陆斡镇、锣圩镇、灵马镇、两江镇等全县各地。它的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所以现代的年青人能掌握这一技艺甚少。

制法如下:首先把用水泡好的新鲜大米磨成米浆,后装入布袋中沥去水份得到成团的米粉团。然后加入1/5用煮熟米饭捣成的米糊,再经充分揉和,才能得到榨粉用的米粉团。吃米粉时,则是现吃现榨。把米粉团放入一个底部有数十个小孔的压榨机内,将米粉团从小孔榨出,形成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米粉直接掉入下面一口大锅的开水里,烫上十数秒即可。 吃法: 、将烫好的米粉放入碗中,浇上一大勺碎肉末,再加进自制的卤汁、熟豆芽、酸菜,就交由食客随自己所好加入葱、蒜、香菜、紫苏、酸辣椒等其它配料,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就是生榨粉中的汤粉; 2、干捞,不加汤水,只浇上一大勺以碎蕃茄为主的卤汁,再加上叉烧、豆芽、酸菜、熟韭菜等配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干捞生榨粉。

 

17、陶制横鼓烧制技艺:

有一种挺神秘的乐器,似鼓非鼓,陶土烧制,即横鼓,壮语为“岳”,是道教的师公(壮语称“公筛”,即巫师)主持的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乐器,也是研究鼓的起源以及远古祭祀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它的制作绝技在广西被认为已经绝迹,但至今仍存在于武鸣县仙湖镇连才村。

连才村陶制厂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据村民梁家族谱记载:“清朝康熙49年,迁居来此地的村民,个个都是烧制陶器手艺的祖传人,在整个武鸣乃至周边地区都很有名气,河池东巴凤一带的农民,都到这里来买陶制品,主要的产品是酒缸、骨灰缸等,陶鼓一直是这个厂的独特产品,从清朝以来就一直烧制。” 连才村的先人从何方来,手艺是继承何方高人,至今仍是一个谜。梁家族谱只记康熙49年后的事,给人留下很多猜想。但陶鼓在上百年前就出自该村,是没有疑问的。

连才村陶制厂的总工程师、60岁的梁炳德老师傅是制作陶鼓的传人之一。 烧制陶鼓的泥取自该村旁一个山坡,挖下10多米深后,分别取三种土配制成泥料(这样烧制出来才有好的音律),取来坯料后,在一架木制的转盘上制作陶鼓的坯体。用脚轻蹬转轮,转盘就快速旋转起来,用手沾上水,在泥坯上规定着陶鼓的形状,不到10分钟,陶鼓的下半身制作而成,陶鼓的上半身也是如法炮制,然后将两者合二为一。 制好的坯要阴干三个月才能烧制,烧制前还要涂一层釉在面上,这样才会美观,制坯的全过程都是手工,没用机器。 村边有一个专门烧制陶鼓的龙窑,30多米长的一座土窑卧在地上的确像条龙,称为龙窑很贴切。陶鼓就在这龙窑中烧成,烧制过程全部用柴火而不用煤。制作陶鼓的传人中曾有人做了多次试验,想用煤代替柴火,但就是不成,只好还是用柴火来烧。陶鼓的整个烧制过程,全是土法。

 

18、艾菜馍制作技艺:

艾菜馍是武鸣县两江镇壮家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食品。是壮族人在欢度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时,普遍制作的野菜馍。因为这个节日要求人们戒荤食素,祭祀花婆(百花仙子)也要用素品祭祀。所以人们都要做艾菜馍。艾菜馍是原生态、环保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制作方法:将挑选出来鲜嫩的艾菜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熟至烂,然后放入石臼中,反复椿打,至打成糊烂。加入水、糖、糯米粉与艾菜相互搅拌均匀,和面要反复进行才有韧性。和面好后可下锅煎成薄片两面焦黄,香甜可口,也可用芭蕉叶包团蒸熟即可食用。

 

19、旱藕粉制作技艺:

旱藕粉是武鸣县灵马镇远近闻名的美食,一直以来,以无污染的种植环境,制作出口感爽滑、味美可口的自然、绿色、生态、环保的食品。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逐渐形成饮食风尚。

旱藕,原产马来西亚,生长在亚热带山地,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南方石山地区种植。旱藕粉丝以旱藕淀粉为原料,经过粉碎、沉淀、过滤、蒸煮、晒干、切片、二次晒干等总共11道工序,具有易熟耐烂、久煮不糊的特点,其独特的口感不是其他粉丝所能与之比肩的。做法如下:将鲜藕洗净,除去藕节,置于打浆机或石臼中捣碎,再加清水用石磨磨成藕浆。洗浆:将藕浆盛在布袋中,袋下放一个缸或盆,用清水往布袋里冲洗,边冲边搅动袋中藕渣,直到滤出清水止。把冲洗出的浆用水漂1-2天,澄清后去掉水面上的渣和底部的泥沙,把粉浆放到另一个容器中,用清水调稀沉淀,反复1-2次到藕粉呈白色为止。将漂好的漂浆额头布袋吊起沥干水,把粉分成一个一个小面团。晾一个小时后用小刀削成薄片,继续晒干就成藕粉了。藕粉耐煮不糊,质地细腻,口感爽,营养丰富,过年过节,招待朋友时都少不了这道菜。

 

20、草席编织技艺:

精草席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而随着每年盛夏的到来,武鸣县灵马镇的草席更加热销起来,成千上万张草席从灵马运往南宁乃至广东等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灵马镇草席的年产量已超过60万张的规模,其中仅销往南宁市的草席就有20多万张,全镇每年的草席销售额达到1100万元以上。

它的编织工艺比较复杂,首先把席草收割并把席草每根分为两半,把附在底部的死皮梢打脱落除去死皮,晒干,用茅草搓成茅草绳安装到编织机,按上下左右穿过席蒿(地方称为篙),蒿孔参差有别,侧抬为一垅,侧压为另一垅,把席草顶端圈绑在席尺尖端穿过蒿分别撑开的茅绳垅,夹在茅草绳间,抽出席尺,席草两端收到茅草绳固列席边,用蒿用力下压席草,使之紧密,抬、压蒿反复穿夹席草,按床的规格制成成品,席的后端用茅草绳牢固打击,使席草不能散落,把编织好的草席取下,再次晾干,便可使用。

 

21、龙母文化传说:

每年“三月三”、清明节等节日,群众都到龙母庙祭拜龙母。古代先民对山神的崇拜和对龙母的崇拜。龙母,廖江三月歌圩先祭龙母的习俗在清代文人韦丰华的《廖江竹枝词》中有记载:胙颁真武喜分将,食罢青精糯米香。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妆。“胙”指祭品,“真武”指龙神,即龙母和“秃尾龙”。“胙颁真武喜分将”是描绘赶歌圩的人祭祀龙母并分食五色糯米饭等祭品的情景。这一习俗在所有龙母文化圈内最独特,可追述到原始图腾崇拜时期。龙母祭祀活动的歌圩民俗。在“三月三”“特掘扫墓”之后,赶歌圩的人必须先向龙母庙敬祭五色糯米饭(传说“特掘”是五色龙)和熟肉,大家分吃后才开展歌圩活动,开台歌必须先唱龙母的故事。“三月三”祭祖民俗。以“掘尾龙拜山”(壮语“特掘扫墓”)的三月初三作为壮族扫墓的节日。龙蛇崇拜的建房“安龙”习俗。壮族人建房上横梁的“安龙”习俗,上梁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祭祀秃尾龙以求大吉的仪式。相传古代仙人背剑“镆铘”于此坠地为山,故又名“镆铘山”。大明山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有“特掘扫墓”的传说和“莫乜掘”山,龙母庙,商周古墓群,商代、战国岩洞等遗址,并出土大量的青铜器,是旅游兼科学考察的好去处。每当三月初三期间,大明山都要刮起一阵旋风,有时伴有雷雨,人们说这是“特掘”回来给养母扫墓。

 

22、龙潭石窟:

罗波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下辖的武鸣县城东22公里处,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清冽而宁静,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冬暖夏凉。潭水最深处达46米,而按照当地说法,分头潭、二潭、三潭3个水窝;又因水深不等而划分为三蓝,头潭颜色显深而称深蓝,二潭、三潭颜色较浅而称浅蓝、淡蓝。潭的周围绿树成荫,潭中有石岛,长有树木,树木葱绿,石水相间,仿佛天然水石盆景。潭东北岸有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所题的“小三山”3个崖刻大字,笔力遒劲,古风犹存。清光绪年间,头潭东岸建有“关岳庙”,俗称“罗波潭庙”,曾被损毁,现已修复,可供上香。

罗波潭除自身形如天然水石盆景令人赞叹不绝外,其传说也耐人寻味。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寡妇捡到一个怪蛋,把它带回家,用棉被盖上,七天后,竟生出一只模样似蝎蜥的动物,并开口喊寡妇为妈,寡妇对它像亲生骨肉般悉心喂养。有一天,寡妇在锄花生时不小心把它的尾巴锄断了,从此人们就把它叫做“特窟”(“窟”,壮文音gud,其意是短尾巴)。数年后,“窟妈”年老岁终,后事无人打理,“特窟”伏在“窟妈”身上痛哭,突然天上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将“特窟”和“窟妈”的尸体一齐卷起,飞向大明山。后来传说“窟妈”被安葬在大明山上,而“特窟”则成了龙。次年清明节,“特窟”到大明山扫墓路过罗波境地,看到一处潭水,便下水洗澡,上岸后,突然雷电交加,下起大雨,这场大雨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好年景,从此,人们就给清潭取名为“龙窟潭”或“龙潭”。年复一年,“特窟”每年清明扫墓都回老家——“龙窟潭”、“龙潭”先洗个澡,再上大明山扫墓,并下场及时雨。据当地人介绍,自“龙潭”成了“特窟”的故乡后,水质变得更清澈,每逢气候变化或雨水来临之时,潭里的清水变得极为浓绿。后来,武鸣气象局根据“龙潭”的这个奇特景观现象,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潭边建立了一个气象哨所,派专职人员观测“龙潭”水色的变化,通过水色的变化,准确预报了当地旱情雨实况,为当地农业生产做出很大的贡献。

而当地的人们为感激“特窟”的恩德,特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旧历)自发地聚集在潭水四周,对唱山歌,庆贺及时雨给当地农民带来的丰收和好运。

龙潭石窟这个故事流传久远,对研究壮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急需传承与保护。

23、思恩府的来历:

思恩的历史,要追溯到唐朝。在唐代,朝庭对少数民族地区执行“以夷制夷”的政策,设“土州”,知州由当地部落首领充任,为世袭制度。思恩土州便在唐代应运而生,州治在赛城山,即今平果县的旧城镇。明朝正统年间,思恩土州升格为思恩军民府。明正德元年,南京兵尚书王守仁(王阳明)奉命至广西镇压农民起义。成功后,王守仁四处察看地形,写奏书恳请将思恩府迁到“四野宽衍皆膏腴之田,而后山起伏蜿蜒为平原环抱,含蓄两水夹绕”、“四面山热重迭,盘回背轩豁透丽”的“武缘县荒田驿”,即今府城粮所、府城高中一带。奏章得到批准。此后修筑城墙,周长312丈、高2.1丈、厚1.2丈,墙上垛口686个,在东、西、南三面各开“鸣凤门”、“悦化门”、“思正门”三座城门,其中“思正门”,就是思恩府的正门。

初时,思恩府管辖范围自今天的马山、平果直至云南省交界。经历数次变更后,清朝时,思恩府管辖一州、三县、九土司、一土州、一土县,即现今的宾阳、武鸣、上林、马山、来宾、平果、田阳等地。随着清王朝的覆灭,1912年思恩府被废,这才算走完了历史路。

 

24、卧牛望月:

在府城思恩府曾经有一个牌匾:卧牛望月。卧牛望月:清朝李彦章(思恩府),题字,意思是到此做官,到此一任,管辖武缘、隆山、那马、都安、上林、宾阳、川江。由于其具有重要的文学历史研究价值,急需进一步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