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 “三月三歌圩”简介
信息时间:2015/5/21 14:58:31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武鸣县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壮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7%,壮语以武鸣音为标准音,因而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壮乡”。武鸣壮乡素有民众汇集唱山歌、听山歌的习俗, “三月三歌圩”由来已久,清光绪年间编成的《武缘县图经》记载:“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喻令禁歌。但。答歌之习,武缘仙湖、廖江(今马头)二处有之,每三月初一至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诗人韦丰华作诗讽刺:“兰卿(李彦章,字兰卿)太守曾多事,示禁花歌浪费神”。以前,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当地群众都会停下手中的活,杀鸡宰鸭,做鱼生,蒸五色糯米饭,邀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后,便在自家庭院或小河边、山坡上、草坪、晒谷场等,唱起山歌,互问互答,一片歌的海洋,好不热闹,直至次日甚至两三昼夜,每场歌圩聚集100010000人不等。各地歌圩具体时间不同,各村歌圩日期不定,均在农历三月间,由村中老人商量选定,各地歌圩日期交叉,便于民众来往交流对歌。有的地方未形成传统歌节,只是在正月初一和十五,群众自发对歌,自然形成歌圩。民国年间,县府曾下令禁歌,但歌圩仍盛行如故。解放初期,山歌成为政治宣传的形式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歌圩被禁,然而许多地方群众仍自发举行,禁而不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府视歌圩为传统民族文化予以提倡、支持、引导、发展。武鸣山歌分东、西、南、北、中五部区域山歌,有壮族山歌、汉族山歌两大种类,截止80年代,我们已普查出武鸣山歌共有36种,这是一大笔山歌宝贵的原始资料。

1979年以前,歌圩只盛行于乡村民间。

1980101,在县城举行“国庆山歌会”,这是解放后政府部门主办的第一次壮族歌圩。

1981年中秋节,县文化局在罗波圩组织举行“中秋节山歌会”。

1982年起,每年中秋节在县城举行“灵水之秋”文艺晚会,都有山歌自由对唱,形同歌圩,热闹非凡。

1985年起,武鸣县人民政府定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此后,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县城举办武鸣壮族“三月三”歌节活动。

2003年开始,武鸣为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打造壮族文化品牌,促进经贸与合作,将“歌节”复名为“歌圩”,进一步加大弘扬壮族文化,打造壮族文化精品,使长期积淀的壮族文化渊源与现代文化元素充分结合起来,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文化芳香。歌圩上推出的蓝衣壮“尼达妮”原生态少儿合唱歌曲《壮家五色饭》在第二届中国儿童音乐节中荣获声乐类金奖和新作品创作奖。三声部小合唱歌曲《我是壮家小歌手》200610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大型演出活动,央视3套、音乐频道等多个央视频道播放,享誉甚高;20075月荣获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盛典选拔活动少儿合唱项目集体金奖。歌圩中还推出的壮族师公横鼓舞,在50年代和60年代,多次荣获全国、自治区奖项,曾两次上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5年,由县文工团郑天雄等人改编为武鸣壮族师公舞蹈《岳韵》,后又叫《壮鼓声欢》,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第112期和广西电视台《欢乐大回旋》栏目中播放,同年参加广西“八桂群星奖”荣获一等奖,该舞蹈还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评价甚高。2005年以来,每年挖掘创新更具有粗犷而寓意的壮族民间大型舞蹈《壮族师公横鼓舞》,在 “三月三歌圩”开幕式上大展风采,多家新闻媒体对该舞蹈进行了播放、报道,得到了各界艺术专家的高度评价。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三月三歌圩”不仅弘扬了壮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打造了“三月三歌圩”文化品牌,还促进了经贸交流与合作。 “三月三歌圩”盛会推出了许多有特色的亮点节目,有气势非凡的歌圩开幕式,当今罕见的古壮族婚俗表演,万人赶歌圩文化游、千人竹杠阵表演及竹杠舞比赛、武鸣山歌擂台赛及自由歌台大汇唱、壮话小品·故事、笑料文艺比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63工程”文艺比赛、《壮乡欢歌》大型文艺晚会等文化活动;有抢花炮、板鞋竞技、抛绣球、全区武术散打擂台赛等民族体育比赛活动;有民间传统斗鸡、斗狗、斗鸟、斗牛比赛活动;有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汽车和农机展销会,商品展销交易会,美食节,房产交易会,广西淀粉、酒精产品暨新技术交易洽谈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

我们衷心地邀请更多的区内外、海内外嘉宾朋友来到壮乡武鸣,赶歌圩,唱山歌,赏风景,尝美食,更广泛地了解武鸣、关注武鸣,参加武鸣的改革发展,把武鸣当作自已的家,常来走一走,看一看,住一住,挖掘新亮点,宣传新风貌,提出好建议,推动武鸣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项目保护单位:

2007111,“三月三”歌圩项目公布为第一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81110,“三月三”歌圩公布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政发【200846号);

20099月“三月三”歌圩首次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非遗发【200924号);

2011527,“三月三”歌圩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预备推荐申报名单;

20139月,《壮族三月三》(原“三月三”歌圩)《壮族五色糯米饭》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4年11月11,壮族三月三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保护单位:武鸣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