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化讲堂
武鸣师公音乐
信息时间:2015/3/24 6:31:05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单稚琛

 

师公,是壮族特有一种民间艺术,流传多久,无以考证。但其主要表演形式多为边唱边舞,思想内容多为祭祀,祈福消灾,带有一定迷信色彩。而师公音乐,则非常丰富,且流传的地域也相当广泛。

笔者在1964年期间,曾参与师公音乐的收集整理。我县师公音乐按现存资料记载有40多种,流传于城厢、城东、里建、锣圩一带。演出的老艺人有锣圩的何仕保,城厢的潘贵珠,里建的韦耀理等。可惜其中有的已作古。

师公音乐分为曲牌、舞曲两大类;如曲牌流传在武鸣南区的有点坛、招兵闹坛、点生、香赞、酒静、开坛、申状等;舞曲则五花八门,非常丰富,如劳农、土地曲、英台歌赞、金伦、银伦、朝礼、上油、三界公歌、良善棍、富禄、太阳唱语、师公舞曲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劳农、金伦和北府歌赞,在武鸣的老百姓都很耳熟能详。我区和我县文艺家,1964年曾把师公音乐加以取其精华,溶化创新,创作了著名的舞蹈《丰收乐》,晋京会演,并获得了奖励。此乃我县的光荣,也是师公音乐登上大雅之堂的例证。

师公音乐种类很多,但总体而言,其特点节奏鲜明,热烈高亢,优美动听,再加上演员的表演,那就更精彩了。我县由于师公音乐优美,而延伸出来的师公舞普遍流传在壮族地区。舞者的鼓为陶制,一头大,一头小,边唱边舞,动作潇洒、刚健。有时,舞者也可执宝剑边舞边唱。观之,极其优美,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如有一首《点坛》的歌词唱道:“今天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真好啊,全国百废俱兴啊,人人积极来生产,哪个不劳动就没饭吃啊……”从其内容看,是积极向上的。

这些年来,我县连续举办壮族“三月三”歌圩,师公音乐也得到了发掘动用,真乃万幸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