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化讲堂
壮族的婚嫁习俗
信息时间:2015/2/25 10:12:16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武鸣县域从现发掘到的历史资料看,晋汉时期已经划归中央政权板图,但直到明朝的“改土归流”,中央才派来流官,县域百姓才真正受中央政权的管压。然流官和土官(土司)一直还是一起管辖百姓。西部锣圩的高井土司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其它土司也一样,民国以后才消失。正因为土司的存在,骆越遗风才保存较久。明清以前,武鸣大地用的文字为土壮字,即是骆越文字,这种文字未得国家颁布统一,只是歌手唱歌时使用。到了明代王阳明把州府设到武鸣北部府城镇来,设立阳明书院,一在府城,一在双桥,汉字才在骆越大地逐步流行。在这种背景下,骆越婚嫁习俗就有了许多与汉族婚嫁习俗相别的特点。一般地说,府城街上和周围村子讲“横塘话”(平话)的村寨,武鸣街上讲官话和横塘话的村寨,灵马讲新民话的村寨,等壮汉杂居之地,壮族婚嫁习俗明显带上了汉族色彩。壮族人是好客的民族,没有拒绝与别的民族通婚。是两个民族的家庭累见不鲜。骆越大地历史资料没有记载象中原那样十分残酷的奴隶制度,也没有封建庄园那样封闭性庄园。因此百姓有一定自由,在唱山歌的习俗中可以唱山歌说情谈爱。壮族的山歌很象诗经里的歌,五言居多,四言也有,七言也有,可以是佐证。下面具体叙述骆越大地婚嫁习俗。

1.恋爱方式

壮族妇女很勤劳,不裹足,经常上山打柴,下水耙田,插秧,能挑担,很得男子的爱慕。平日大家一起劳动,就唱情歌,追求。西部锣圩有一首五言壮语情歌,描述姑娘(勒俏)在山上打柴、养牛、割草,走过坡下的男青年(勒宝)就唱道:“鹧鸪叫半坡,没有媒难赌,独爹(那个)乖啰啰,要何诱得着。”女方中意的就答腔,不中意就拉倒。中意的越唱越入迷,就将信物定情。回家男方就叫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西部旧锣圩就有这么一对夫妻,上山打柴时相遇,因为羡慕对方的歌才结为夫妻,生出的儿子潘成敏也是远近闻名的歌手。本世纪初才去世,八十余岁。

在歌圩上唱歌相识的青年更多了,在河边,在园里,膝对膝,肩挨肩,月升唱到月落西。甘圩有个村子,双方合意了,就在野外搭个草棚,习婚一个月,才回家叫家人请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

汉文化传入骆越大地后,渐渐地有了许多封建约束。男女婚恋,先找媒人介绍,父母包办,后才相识,甚至出嫁后才认识。这就造成了许多悲剧,例如,旧锣圩清朝末年,有几个姑娘没爹没娘的,在财主家当丫头,到了出嫁年零,财主将她们出嫁,她们不肯,早晨到淀石湖边挑水,几姐妹相遇,抱做一团,哭述不幸,最后一同跳进湖中去死。

还有一种方式,叫娃娃亲,父母双方为老同或相好,由父母双方指腹为婚。这根本没有婚前恋爱了。

2.定情物

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之后就送定情物。女方送给男方的定情物,一般是自己亲手做的白底布鞋。在谈情说爱时,女方偷偷量了男方的脚印,定下尺寸,回到家中用厚纸剪成脚板纸模,放到早些粘了浆糊的碎布块板,剪下一叠叠,叠够一定的厚度,就用锥针密密地钉上白棉线。白布鞋底钉好了,就卖回布料剪成鞋帮,钉上鞋底,做成鞋,再用脚板木模放进鞋里去填鼓,不让它变形。然后到第二次相会时就送给男方。男方的定情物一般是金戒指、手镯,要亲手把金戒指套到女方中指,手镯戴进手腕。

3.提亲

无论是山歌自由恋爱,还是媒人介绍,还是父母指腹为婚,都要有定亲这一仪式。定亲的日子由男方找择吉日先生,按双方的生辰八字择算。然后媒人拿了生辰八字和礼物,一般是猪肉糖果饼干之类到女方家去报信,烧香祷告祖先。女方看过双方生辰八字,若不合就拒绝。但男女本人都愿意的,就往往生出些悲剧。不过,此种情况较少。

4.定婚期

定婚期也由男方。定下吉日后就由媒婆送礼彩去女方,告之结婚日子。现时一般送钱,让女方自己买棉被等嫁妆。之后双方就发红贴请亲友,届时参加婚庆。

5.送嫁十姐妹

姑娘出嫁,一般都要有伴娘。姑娘在出嫁前,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姑娘结拜“十姐妹”,出嫁时就由她们做“伴娘”。这“十姐妹”中若是有先出嫁的,也来陪伴。

6.伴郎十兄弟

新郎平日也有结拜十兄弟。十兄弟到结婚时也充当伴郎,到新娘家去迎亲。

7.巴姨和老同

姑娘与自己平日最相好后几个结拜为巴姨,巴姨也可以在十姐妹之中,也可以在十姐妹之外,届时都作伴娘,男青年平日与自己最为较好的结为“老同”,老同一般是同年生,也可以不是。与汉族同胞同龄人结交的叫“老庚”。老同老庚都作伴郎。旧时人数一般十个,故称“十兄弟”、“十姐妹”。现今人数可多可少。“十兄弟”、“十姐妹”一般都结拜到死。红白喜事都到场。

8.迎亲队

男方到女方家去接新娘,是迎亲队。队伍中除新郎外,有伴郎十兄弟和媒人,其它亲友,一个重要的成员叫“姆周”(接嫁娘),“姆周”由同族中或乡邻里生有子女齐全的妇女充当,不能是寡妇,“福录”双全的人去,意为替新郎新娘讨得“福录”。旧时要坐“花轿”,要由四人抬轿到女方家去。解放后新娘不坐轿,路近的自己走路来,路远的骑马坐单车。八十年代后坐手拖、摩托、汽车。汽车要做成彩车。伴郎和新娘坐在一个车,其它另辆。

9.送嫁队

送嫁队是新娘的队伍。新郎去到新娘家后,由媒人引领拜过岳父岳母,吃过早饭,就领新娘回家。新娘这边也要有人陪伴,除“十姐”为伴娘外,还有新娘的弟弟,没有弟弟的由旁系亲居的“小舅”来充当,称“公送”。十姐妹坐另一辆汽车跟新郎新娘彩车一起回。一般来说迎亲队领路,送嫁队跟后。

10.彩车

从前抬轿,轿上缀着大红花,现在坐汽车,汽车车头贴上红纸剪成的“囍”字,以及一车的彩花。其它车不贴“囍”字也不扮彩花,以示区别。

11.嫁妆

嫁妆是在结婚日期前备好,届时嫁妆一起装上汽车,由“公送”随新娘到新郎家。嫁妆一般为花棉被、衣柜、电视机、摩托车等,人民生活富裕了,嫁妆就增添了许多新生活用品。旧时只有睡床、花棉被、木箱子之类。

12.吹鼓乐队

旧时抬花轿一般都有乐队,吹唢呐,打锣鼓。文革时唢呐消失,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接方放鞭炮,到新娘家门口放一次,回到自家门前又放一次,意为报喜。

13.哭嫁歌

旧时一般是包办婚姻,出嫁姑娘想到离别父母弟妹,不勉悲伤,就唱哭嫁歌。哭嫁歌一般为“欢喃”,是念,不是平日对山歌那种唱。流行较广的有锣圩的哭嫁歌,骂姑爷(新郎)骂媒人,骂姆周(近音,接嫁娘),骂了之后是叹,叹祖宗,叹爹娘,叹哥嫂,叹妹妹,叹弟弟,叹众亲。一般边哭边“喃”,哭成个泪人儿,让陪伴的众姐妹一个个也泪流满面。不过也因人而异,对山歌成亲的这骂姑爷骂媒人就没有了,即使有也没骂得呼天抢地的。多为“叹”。例如“骂姑爷”的为:“狗贼呀狗贼,你来门前做什么,爹娘不请你自来,不害羞呀,狗贼!”用壮语念。

府城一带是壮汉杂居多之地,哭嫁歌又别是一般风味。府城的山歌曲调低沉,如泣如诉。“出门第一步,逃不得婚日,不过谷穗,自凄凉无比。”“出门第二步,不能变男身,我母气怨多,拿绳勒父亲”。哀痛欲绝。

14.散花出门

新娘出嫁那天早上,新娘家请来师公,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五色糯米饭,糖果饼干之类,烧香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佑姑娘嫁后平安幸福早生子女,八仙桌上撑一把花伞,师公念着颂词转着花伞,边唱边洒上白米。念完了新娘才能“下梯子”出门。旧时姑娘闺房在高阁上,故名“下梯子”。

新娘子进新郎家要跨火盆除邪才能进入。

15.开柜歌

开柜歌是送亲队伍将嫁妆抬进新郎家后,柜子由“公送”开,姆周唱开柜歌“金锁未曾开,父送礼彩来,里面的钱财,值得几百万”。“金锁一打开,礼彩露出来,满是钱和米,脸上多光彩”。唱完开柜歌,“公送”就开锁,新郎家给“公送”红包。

16.婚宴

婚宴是结婚习俗中的高潮。在新娘家时,新郎和伴郎只草草地吃一些饭菜,回到新郎家后,新郎新娘、十姐妹十兄弟一起吃宴餐,则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了。此时十兄弟往往恶作剧,要杂进十姐妹中去坐,把十姐妹分开,好在吃饭时给十姐妹灌酒。而十姐妹往往手挽手地并排坐,不让十兄弟杂进来,彼此斗智斗勇,往往博得围在旁边看婚宴的亲友一阵阵欢笑。

婚宴开始后,十兄弟十姐妹往往要求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尽量挑剔,让他们讲得详尽,好取乐。还要求新郎新婚喝交杯酒。不过,十兄弟不太为难新郎新娘,而物色十姐妹,哪个长得漂亮,就向她进攻敬酒。十姐妹若不机灵,就会被突然袭击灌进嘴里。因此开宴后有经验的十姐妹都草草的吃完饭,决不贪吃。吃完了就到新娘房中去躲。

17.婚宴歌

吃完饭之后,十兄弟十姐妹开始对山歌。十姐妹往往假装生气,以警示他们进门时放鞭炮和婚宴上粗鲁行为。其实内心都是很娱悦的。十兄弟设法消除她们的怨气,让她们开口与自己对歌。这对歌随情随景即时编唱,内容都与结婚有关。在对山歌中双方互相了解,成为朋友,成为将来谈爱的对象。往往通宵达旦。天亮后,新娘和十姐妹回娘家,婚后第三天早上才由“姆周”去新娘家把新娘接回。婚嫁习俗完成。

18.嫁衣

旧时新娘嫁衣与伴娘有别,红绸子衣服,红头盖。伴娘穿的是青兰色的土布衣,扣子开在腋下。宽袖宽裤脚。陆斡一带的姑娘更有点特别,衣裤都绣上花边,穿在里面的要长过外面的,象件百褶裙,以示富裕。现时的嫁衣都“洋化”了。从前还有包头巾,现在包头巾也不用了。新娘子大大方方没点羞涩之色。

19.化装

新娘一般出嫁时都要描眉化装,把额前的“留海”梳得弯弯的,头上插了红花。文革时少了化装,时下又流行起来。